人民網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杜燕飛)今日,我國首套自主研發和創新集成的智能鉆井系統——長城鉆探“長龍號”智能鉆井系統1.0,在遼河油田頁巖油施工現場雷88井正式投入使用,推動我國石油勘探開發技術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專家表示,油氣鉆井是油氣勘探開發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鉆頭不到油氣不冒,鉆井技術的進步對提高油氣產量、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油氣勘探向深層、深水及非常規領域延伸,鉆井技術加速向自動化、智能化迭代。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義腦表示,“長龍號”智能鉆井系統1.0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集成創新成果,推動了我國高新鉆井技術發展,提升了我國鉆井技術國際市場競爭力,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其中,“長龍號”把自動化智能化鉆機、井下隨鉆測量與控制及錄井技術,與遠程智能決策中心連在一起,實現了地面—井下——時空信息閉環連通,并進入現場示范應用,體現了鉆井工程的“系統性”。
“該系統集智能鉆機、智能井場、智能決策平臺于一體,可以實現地下近萬米油氣的智能開發,能夠實現自動起下鉆、自動鉆進等鉆井作業‘一鍵式’操作,為高效開發深地資源、更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支撐?!敝袊烷L城鉆探總經理助理尹家峰介紹,以起下鉆為例,系統通過井下傳感器網絡與地面智能平臺的實時數據交互,可自動完成地質參數采集、設備狀態監控等關鍵作業環節,通過數字孿生技術與電子圍欄,實時預警工程異常,構筑智能井場,提升鉆井效率與安全性。智能決策平臺通過大數據和AI算法分析,可在5秒內生成最優鉆井參數,智能優化、智能解釋和支持決策,為鉆井提供“智慧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