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賣競爭不能背離服務本質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等5部門約談京東、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企業,直指行業惡性競爭、騎手權益保障不足等頑疾,引發廣泛關注。此次約談不僅是治理外賣市場亂象的鮮明態度,更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指明方向。
從“全年免傭金”的激進補貼,到被指“二選一”限制騎手接單的爭議操作,隨著近期外賣行業格局調整,市場競爭逐漸升級。此次約談明確要求平臺企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落實主體責任、規范經營行為,正是為行業競爭劃定“硬杠杠”:行業可以拼發展速度,但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運行,靠服務品質而非內卷競爭取勝。
消費者、商家、騎手,外賣行業中多方權益問題長期交織:對消費者而言,部分商家證照不全、后廚衛生不達標等問題,讓消費者對外賣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揮之不去;對于商家,平臺抽成過高壓縮利潤空間,導致中小商家陷入“銷量增、利潤減”的生存困境;對于騎手,社保缺失、算法壓榨、不合理扣款等問題,成為其職業安全感的痛點。為此,切實保障消費者、平臺內經營者和外賣騎手的合法權益是此次監管部門約談的重點。畢竟,實現多方共贏才是外賣行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約談是外賣行業轉型升級的新起點。平臺需要在合規經營、用工制度和消費者體驗感等方面作出改變。例如,加強對商家產品質量監控,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以合理抽成機制讓商家獲得更多利潤空間、激發提升菜品與服務質量的動力;讓騎手擁有更穩定的收入、更充足的保障和更積極的工作狀態,進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且價格合理的服務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平臺企業與用戶、商家、騎手多方共贏共享的商業模式。
有市場就會有競爭,但唯有公平有序的競爭,才能讓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平臺之間的競爭,終究要回歸到優質服務上來,這才是贏得用戶長久信任的關鍵。畢竟對消費者而言,比起“全網最低價”的短期吸引,吃得安心、送得及時、服務有溫度更為重要。外賣行業的競爭,也該從過去的粗放內卷中走出來,轉向價值共創的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