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升至33174億美元
7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公布2025年6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174億美元,較5月末上升322億美元,升幅為0.98%。
外匯局表示,6月份,受主要經濟體宏觀政策、經濟增長前景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6月份新增外匯儲備322億美元,實現月度“六連漲”,上半年累計增加1150億美元。這主要是受主要經濟體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經濟增長前景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美元指數加速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升值和資產價格上漲產生的正估值效應。截至6月底,中國外匯儲備余額創2016年1月份以來新高,開放條件下防范化解各種沖擊的能力得到增強。
Wind資訊數據顯示,6月份,美元指數下跌2.68%。非美貨幣普遍升值,其中歐元對美元匯率、英鎊對美元匯率分別上漲3.89%、2.09%。由于外匯儲備以美元計價,非美貨幣升值增加了經匯率折算后的外匯儲備規模。此外,從資產價格來看,6月份,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上漲1.0%,標普500股票指數上漲4.96%。債券、股票等全球資產價格上漲亦對外匯儲備形成有力支撐。
外匯局表示,我國經濟持續穩健增長,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全球經濟發展動能減弱,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依然較大。但我國經濟持續穩健增長,對外貿易保持韌性,全球投資者看好中國資本市場新機遇,這些因素均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同日更新的黃金儲備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我國黃金儲備規模為7390萬盎司,較5月末的7383萬盎司增加7萬盎司。自去年11月份重啟增持以來,我國央行已連續8個月增持黃金。
近期,國際金價保持震蕩格局。Wind資訊數據顯示,6月份,倫敦金現貨價格上漲0.41%,COMEX黃金期貨價格下跌0.01%。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6月份我國央行繼續增持黃金,主要原因是全球政治、經濟形勢出現新變化,國際金價有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易漲難跌。這意味著從控制成本角度出發,暫停增持黃金的必要性下降,而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角度,增持黃金的需求上升。
“展望未來,預計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截至2025年6月末,我國官方國際儲備資產中黃金的占比為7.0%,明顯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角度出發,未來需要持續增持黃金儲備。此外,黃金是全球廣泛接受的最終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黃金能夠增強主權貨幣的信用,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有利條件。”王青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