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吳可富)今年以來,山陽縣堅持“預”字為先、“干”字為要,統籌謀劃,系統安排,全力推進水旱災害防御工作,為安全度汛構筑堅實屏障。
山陽縣健全責任體系,動態調整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與專家組,嚴格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安排9名帶班領導、38名值班人員24小時值守;對4座水庫、1座電站實行領導、行政、技術三級包抓責任制,5名縣級領導、20名技術責任人、10名巡查責任人信息在現場及政府網站雙公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壓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明確縣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防汛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同步落實388名信息傳遞員與514名設施管護人員,確保防汛信息傳遞及時、設施管護到位。
山陽縣強化應急保障,完成山洪災害防御、水庫調度等預案修編,按程序報批后印發執行,確保預案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汛前為水庫、電站增儲編織袋、鐵锨、鐵絲等防汛搶險物資,組建專業化搶險隊伍并登記造冊,確保遇有險情能夠快速響應、高效處置。深度應用防汛“三合一”平臺,聯合氣象、水文等部門實現雨情、水情、天氣信息實時共享與聯合會商,精準研判風險形勢。同時,全面檢修維護水旱災害監測預警系統、25處自動雨量站、2處水位雨量一體站等設施,并為水庫、電站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實時監測水位變化;建立金錢河流域信息共享平臺,既強化安全監測預警,又實現雨洪資源科學調配,充分發揮水利工程在防汛調度中的關鍵作用,全力做好2025年水旱災害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