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劉海鋒 陳 兵)今年以來,丹鳳縣錨定優化營商環境目標,以信用體系建設為破題關鍵,創新性構建“制度+數據+應用+文化”四位一體信用生態體系,探索出縣級信用賦能營商環境的特色路徑。
制度筑基,織密協同治理網絡。丹鳳縣將信用體系建設置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核心戰略地位,成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凝聚41個縣直部門協同發力,建立高效工作機制,并將信用建設納入全縣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揮棒”,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的治理新格局。圍繞營商環境優化,精心編制《丹鳳縣2025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等系列文件,構建“1+N”政策體系。在全省縣級層面率先推進“信用承諾+容缺受理”改革,制定128項審批事項容缺清單,讓企業開辦審批時限大幅壓縮60%,行政許可信用承諾實現100%全覆蓋。
數據賦能,筑牢精準監管基石。丹鳳縣整合38個部門數據資源,構建起覆蓋“雙公示+五類行政管理+特定信用信息”的全維度歸集體系。創新推出“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聯合懲戒”模式,依據企業信用風險等級精準調整“雙隨機”抽查頻次,對高風險企業抽查比例提高3倍,監管效能提升40%。縣稅務局對A級納稅人實施“發票按需領用”激勵政策,對D級納稅人動態監控,有效推動稅收遵從度提升12%,實現監管資源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大幅降低市場主體監管成本。
場景應用,釋放信用惠民紅利。丹鳳縣以創新“信易+”應用場景為發力點,推動信用價值深度融入營商環境。在“信易貸”“信易批”“信易停”等領域有新突破,“秦信融”平臺實名認證企業占規上企業的85%,已幫助32家企業獲得1.2億元信用貸款,有效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困局。推行“雙承諾制”改革,企業憑借良好信用可享受“容缺受理+幫辦代辦”服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從法定時長壓縮至55個工作日,縮短45%。在政務誠信建設方面,26個政府部門簽訂誠信承諾書并向社會公示,將信用建設納入公務員考核體系,行政機關履約踐諾率保持100%,顯著提升政府公信力,為營商環境注入政務誠信“強心劑”。
文化鑄魂,涵養誠信營商沃土。丹鳳縣創新開展誠信宣傳“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三進工程,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誠信教育網絡。在機關舉辦信用知識競賽,培育政務誠信標桿;在校園開展“誠信標兵”評選,讓誠信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在社區組織“院落會”、設點集中宣傳,發放各類信用建設相關資料,將誠信經營理念傳遞給每一位商戶。如今,“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觀念深入人心,誠信文化已成為丹鳳營商環境的鮮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