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主動擁抱人工智能,邁入對企業‘智能治理’的新階段,就可能被時代淘汰。未來將是一個‘AI+BI’雙輪驅動的智慧時代。”5月24日,在“人民網×豫資控股集團數據智能合作伙伴會”上,豫資控股集團董事長秦建斌在題為《數智引領,豫見未來——豫資控股集團數智化發展的思考與實踐》的發言中分享道。
數智升級,夯實轉型基礎
秦建斌回顧了豫資控股集團自2016年以來的數字化發展歷程。1.0時代筑基立柱,“以治開篇、以管強基”,緊跟國家數字化轉型戰略,構建數字化管理“基礎骨架”,拉開了集團數字化建設的序幕。2.0時代聚智賦能,以“數智賦能、生態聚合”為戰略導向,構建“1+N+6”生態矩陣,繪就“一朵云統攬全局”的架構藍圖,形成敏捷、數據雙中臺的智能內核,推出行政審批、財務投資、風險防控三大場景矩陣,數字化財務管理和司庫體系等45項標志性成果串珠成鏈,開啟了數字化轉型的加速之旅。
“數據是智能治理的基礎,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作為管理著3377億元資產規模的集團,探索數據治理至關重要。通過建立健全數據標準體系,構建數據安全保障機制,打通數據流動通道,我們正努力讓沉睡的數據活起來、用起來,成為智能決策的有力支撐和價值創造的重要源泉。”秦建斌說。
場景應用,驅動產業變革
豫資控股集團從2023年開始布局人工智能,以DeepSeek為基礎構建豫見大模型,推動集團智能化轉型。目前三大應用場景已初見成效:
智慧辦公場景。專為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設計開發AI智能公文處理平臺,搭載基于DeepSeek V3模型訓練后的豫見公文處理模型,通過一站式模型工作站,有效解決高效查找內容、歸納內容以及生成優質內容的需求。
科技研發場景。中豫飛馬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鄭州)有限公司積極開展針對新材料和新能源的AI智慧平臺和數字化建設,加速科技成果的研發中試落地進程,成功孵化落地了鄭州新云錦特導新材料有限公司。該公司依托北京科技大學國家材料基因工程中心在材料合成領域的垂直模型和高質量的銅合金數據庫,與AI相結合,建設了領先的合金材料“AI+材料”開發平臺,開發出三款國際領先的銅合金線束材料,攻破“卡脖子”技術。
智慧醫療場景。豫資開勒公司聯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貴州省康復醫院研發孤獨癥全病程智能管理系統,協同專家單位圍繞大模型訓練,參與孤獨癥行業數據集標準制定,匯聚海量專病數據,推出國內首個兒童神經發育障礙精準影像診斷大模型,診斷準確率超過95%。通過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為孤獨癥患兒家庭及機構提供精準支持。
開放合作,擁抱數智未來
展望未來,秦建斌表示,未來五年集團將實施“智能治理引領計劃”,全面開啟豫資數智化轉型3.0時代。公司將以近3500億元的資產規模、6個AAA信用主體及全省業務輻射優勢,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面向行業龍頭及合作伙伴開放應用場景,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人工智能“豫見+”生態矩陣組合拳。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的緊密合作,重點打造四大應用場景:
AI+新材料。謀劃建設新型固態電池及關鍵材料AI智慧研發中心,利用更高效、精確、智能的自動化方式代替傳統人工操作方式,同時通過AI對自動化平臺賦能,實現機器自主做實驗、自主分析數據、自主優化實驗參數,顛覆繁瑣耗時、高重復性的傳統研發方式,加速標準化材料化學研究,助力科技快速突破創新。
AI+新能源汽車。依托河南省人工智能行業賦能中心省級創新平臺,在現有通用大模型基礎上,探索基于多模態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開發垂直行業AI多模態思維引擎,為第三方開發商開發垂直行業人工智能業務應用提供商業化的SaaS平臺支撐。
AI+生命科學。豫健生物醫藥集團以“環院環校環所”協同發展模式,布局中藥、化學及原料藥、創新藥、醫療器械全產品體系,瞄準AI醫療等未來發展方向,提高創新策源能力。如圍繞自主研發的醫療AI大模型,與三甲醫院就AI醫學影像、醫療科研助手等開展落地,其中醫學科研助手已在50多家醫院使用,打通了科研、應用“最后一公里”,后續將推廣國產信創、自主可控、標準統一的AI算力平臺本地化部署,深度挖掘醫療數據價值。
AI+金融。采用機器學習算法訓練模型,自動識別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金融風險,并進行個性化的風險量化和評分,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目前中豫擔保正聯合豫資開勒,聚焦擔保業務風險控制,開發基于DeepSeek的智能風險識別與分析系統,實現多元化多渠道的數據收集,整合內外部數據,利用大模型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