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任妍)5月21日至23日,2025工業互聯網大會在蘇州市舉辦。大會期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所長湯立波表示,新型工業化背景下,工業網絡體系正加速變革,新型工業網絡體系架構正朝著技術體系更開放、設備設施更先進、產業生態更自主的方向發展。同時,“5G+工業互聯網”升級需以技術融合為牽引,破解產業供給與成本難題,推動規模化應用。
湯立波介紹,新型工業網絡體系的“新”體現在三大層面:一是具備“泛在互聯、確定承載、控網算融合、開放智能、安全可控”五大能力特征;二是形成控網算一體化協同的開放智能新架構,融合新型工控分層管控模式、工業有線/無線創新網聯技術及端邊云三級工業算力;三是打造開放自主的產業新生態,運營商、通信設備商、互聯網企業等新勢力的加入,為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的自主創新注入活力。會上發布的《新型工業網絡體系架構藍皮書》,正是中國信通院聯合產業頭部單位開展頂層設計的階段性成果。
針對工信部《打造“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湯立波解讀表示,方案以加速信息技術(IT)、通信技術(CT)、運營技術(OT)、數據技術(DT)融合為牽引,以打造5G為代表的新型工業網絡體系為重點,系統部署了18項重點任務,亮點包括:強化5G-A、AI與工業融合,推動內嵌5G芯片的智能設備發展;建設工業5G獨立專網試點,探索設施建設與商業模式創新;深化國際技術交流與互認,推動技術產品“出海”。他表示,方案通過三大舉措破局當前產業痛點:鞏固前期成效、提升供給能力并降低應用成本、推動重點行業規模化應用。
談及下一步工作,湯立波表示,中國信通院將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強化技術創新,推進5G-A無源物聯、通感一體及AI工業融合研究,加速工業5G融合設備應用;二是推進應用創新,建設高水平5G工廠并開展評測認證,探索工業5G獨立專網模式;三是加快生態建設,依托聯盟匯聚產業合力,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并深化國際合作推動標準與場景“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