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6日電 (方經綸)5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魏巍在會上介紹,2024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6.8萬億元,同比增長11.2%,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提前完成《“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專項規劃》確定的5萬億元目標。
據了解,科技服務業是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手段,圍繞科技創新全鏈條發展、科技成果高效率轉化,向社會提供智力服務的新興產業,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產業附加值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等特點。魏巍介紹,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可以用五個“更加”來概括。
一是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加快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著力壯大服務主體,優化發展生態,提升服務能力,推動規模增長和質效提升。
二是產業規模更加壯大。2019年至2023年,規上科技服務業企業營收年均增長12.3%。2024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6.8萬億元,同比增長11.2%,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提前完成《“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專項規劃》確定的5萬億元目標。
三是服務體系更加完備。2023年,全國科技服務法人單位211.8萬個,形成類型多元、廣泛覆蓋的服務網絡。截至目前,建成以3大技術交易所、12個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420家重點技術轉移機構為支撐的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各類科技型企業孵化載體1.6萬家,建成覆蓋全國95%縣級以上地區的孵化服務體系。金融有力賦能產業創新發展,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助企融資突破1.1萬億元。
四是支撐作用更加增強。建成33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指導地方建設316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截至2024年底,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672項,申請發明專利7077項,實現690項技術成果轉化。此外,截至2024年底,各類孵化器累計孵化科技型企業超過30萬家。
五是開放合作更加擴大。2024年,全國技術出口額同比增長8.8%,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重點技術轉移機構促成國際技術轉移項目968項,總成交金額達181.6億元。
魏巍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圍繞“點、線、面、體”一體推進,“點”上,培育一批科技服務龍頭企業;“線”上,提升全鏈條科技服務能力;“面”上,建設一批科技服務業集聚區;“體”上,構建科技服務業發展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