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國夏收油料作物主產區迎來大面積收獲。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冬油菜收獲已過四成,預計今年單產水平高于上年。
夏油作物是指在夏季收獲的油料作物。今年,我國冬油菜面積1.1億畝,連續7年增加。其中,長江流域是我國冬油菜最集中的產區,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85%左右。
江西是我國油菜種植大省,立夏時節,在九江武寧縣甫田鄉15萬畝油菜田內,伴隨著收割機轟鳴,收割、脫粒、秸稈粉碎還田,收割過程環環相扣,一畝油菜田的收割時間僅有10分鐘左右,較傳統人工效率提升數十倍。
“機械化不僅節省人力成本,還為后續水稻種植搶出時間窗口。”甫田鄉農業農村辦公室負責人涂為林介紹,通過“稻油輪作”“稻稻油”等創新模式,實現了耕地資源高效利用,可有效助力農民增收與生態保護雙贏。
據介紹,讓冬閑田變“增收田”的“稻油輪作”模式目前已在江西省范圍內廣泛落地。江西吉安安福縣通過該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秸稈還田節省肥料成本近100元/畝,油菜種植面積增至21.91萬畝,總產量突破2萬噸;通過“春賞花、夏收籽”的農旅融合模式,帶動鄉村旅游發展,形成了“四季有產”的經濟閉環,直接帶動農民“錢袋子”鼓起來。
近幾天,在其他產區同樣迎來夏油作物的集中收獲。湖南2258萬畝油菜正在大面積收獲;四川2175萬畝油菜收獲進入高峰;湖北1900多萬畝油菜陸續成熟;貴州863萬畝油菜進入集中收獲期。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產油大縣獎勵、耕地輪作、綠色高質高效行動、規模經營主體單產提升等項目資金30多億元,專項支持油菜生產。與此同時,國家深入實施油菜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因地制宜推行30多套綠色高效技術模式,為夏油作物穩產增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當前,主產區油菜陸續進入收獲期,經專家田間調查,今年冬油菜單產有望進一步提升。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瞄準單產這一關鍵變量,將持續集成一批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模式、推廣一批增產增效關鍵技術、挖掘一批大面積整建制高產典型,全環節、全過程挖掘糧油單產潛力,加快形成“多技術集成、大面積普及”均衡增產的格局。
單產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為夯實夏季糧油豐收基礎,今年年初,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會同全國農技中心,組織開展小麥油菜春管指導活動,組派8個工作組,分赴河北、山西、江蘇等16個冬小麥、冬油菜主產省,聯合當地專家,深入一線、共同開展蹲點指導。
近期,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現場推進會,對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再部署。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在良田、良種、良機、良法上下功夫,圍繞科技支撐,因地制宜組織院士專家揭榜領辦樣板田、科技包縣、下沉一線服務,完善科研成果評價和命題凝練機制,制定個性化技術服務清單,深入推進農技員進村包戶聯主體活動,為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