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做精做細紙文章
“我們平時乘坐的飛機,可以說是一架‘紙’飛機。”在煙臺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展廳,總經理孫靜指著一個飛機模型告訴記者。
為何這樣說?一架飛機占機體面積50%至60%的填充物是“紙”。“這種紙叫芳綸紙,是一種高性能纖維新材料,制成蜂窩結構應用于飛機制造,可大幅降低重量、隔音減振,并且阻燃能力強,拉伸強度和抗撕裂強度高。”孫靜介紹。
瞄準芳綸紙這一細分領域,民士達通過自主研發,不斷攻克核心技術,優化產品結構,不僅將其應用在飛機、航空器的結構材料中,還逐步拓展到高鐵列車、新能源汽車、艦艇船舶等領域。在持續創新突破中,公司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從0到1
民士達的實驗室里,技術人員懸掛起一張普通紙和一張芳綸紙,用打火機同時點燃,普通紙瞬間就燒成了灰燼,芳綸紙則離火自熄。
芳綸紙似紙非紙,它具有普通紙的優點——重量輕,制成蜂窩結構材料后,比相同體積的鋁蜂窩輕50%;又有普通紙不具備的優點,剛度是鋼的9倍,具有絕緣、阻燃、耐腐蝕、耐高溫等特性,是提升裝備性能的關鍵新材料之一。
“芳綸紙由于長期受到國外技術封鎖和壟斷,處于‘一紙難求’的局面,這對國內部分產業發展造成了影響。為此,我們下定決心要自主研發芳綸紙。”孫靜說。
從原材料到設備、工藝、系統,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學習借鑒,研發團隊只能一步步摸索著前進,走得很艱難。
“芳綸紙制造僅能用上一點兒普通紙制造技術,關鍵技藝和設備沒有任何相通之處。”孫靜說,公司招聘過造紙工程師,卻發現造紙經驗根本用不上。針對科研人員不足、沒有現成設備的問題,公司嘗試與設備廠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但結果也不盡如人意。
成功研發芳綸紙并實現產業化,還是靠著自主探索、創新、集成。研發團隊反復試驗,不斷試錯、優化、攻關技術,終于造出了芳綸紙成品。“雖然表面不太平整,有些疙瘩,但看起來像張紙。讓我們沒想到的是,成品在經過高溫高壓設備時,疙瘩被壓爆,噼里啪啦像放鞭炮一樣,連鋼鐵制作的滾子都被打出了痕跡。”孫靜說。
一切重新歸于零。研發團隊沒有氣餒,既然這條路走不通,那么就推倒重來。“我們不確定何時能達到目標,但是研發的腳步始終未停,一直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孫靜說。
經過1000多個日夜的苦心鉆研,民士達研發團隊逐個攻破難關,解決了高性能纖維分散、濕法抄造、熱壓成型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實現國內首條芳綸紙生產線成功投產。“從0到1”的突破,不僅意味著技術的自主可控,也標志著我國在新材料產業領域邁出了堅實一步。
產品升級
芳綸紙打破國外壟斷實現產業化,令民士達躊躇滿志。但在公司推進芳綸紙市場應用時,問題卻接踵而來。
“國外公司壟斷行業幾十年,市場對芳綸紙的認識已經固化。”民士達市場部部長孫巖磊說,“由于生產工藝不同,產品有差異性,許多客戶有所顧慮。比如,國外公司的產品紙面有云朵花,而我們的產品沒有,客戶認為沒有云朵花就不是同一功能的產品。”
要贏得客戶認可,需要有令他們信服的案例。民士達選擇行業頭部企業作為突破口。經過嚴苛的檢測、驗證,民士達成為一些頭部企業的全球供應商,逐漸獲得國內外客戶的認可。“隨著公司生產的芳綸紙應用領域越來越廣,國外巨頭的產品價格不得不降低,為上下游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空間。”孫巖磊說。
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后,民士達主動踏上升級之路。“雖然公司產銷量穩定增長、經營指標持續攀升,但產品最大只能做到1米寬,型號只有兩三個。彼時,國外公司已擁有幾十種產品型號,寬度可達1.8米。”孫靜說,“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全系列國產化,國外公司能生產的型號,我們都要補齊,甚至超越他們。”
通過對行業需求開展深入調研,民士達發現,許多企業更需要2米寬的芳綸紙。受制于市場上產品的寬度限制,這些企業只能進行剪裁、拼接,不僅存在性能隱患,還會造成材料和成本浪費。
瞄準擁有2米寬產品的產業化能力,民士達決定開建第二條生產線。“1米寬、50微米厚度的產品誤差可能是正負5微米,延展到2米寬,依舊要把誤差控制在正負5微米,難度是幾何級增長的。”孫靜說,比如,能實現2米寬芳綸紙產業化生產的設備規模是1米寬生產設備的二三十倍,調試難度非常大。
經過200多次試驗、近萬次產品測試,民士達第二條生產線調試成功,2米寬產品實現量產。“我們在對進口產品型號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在寬度上實現了超越,并且能夠定制生產,擁有了更多的競爭優勢。”孫靜說。
目前,民士達已陸續推出間位芳綸紙、對位芳綸紙及其衍生產品30多個型號、100多個規格,產品厚度跨度為0.025毫米至0.76毫米,率先在國內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制備工藝及裝備,產品性能穩定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拓展應用
當前,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不斷對新材料提出更高要求。一張薄薄的芳綸紙,擁有廣闊的應用場景。
“新能源汽車對于高性能、輕量化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長,芳綸紙因其高強度、耐熱、耐化學腐蝕等特性,成為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部件的理想應用材料。”民士達銷售部部長柳東京說,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業務持續增長。
民士達同步加快布局航空航天、低空經濟、電氣設備等應用領域。“芳綸蜂窩芯材可作為航空器材的結構材料,用于打造輕量化解決方案,并且低空飛行器的驅動電機可以采用芳綸紙作為絕緣材料。”柳東京說,民士達正在整合資源布局低空經濟領域,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更有價值的解決方案。
目前,民士達的產品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占比超過三分之一。在過去的5年里,民士達的營收年均復合增長率超25%。
立足長遠,民士達瞄準行業前沿加速推動材料創新研發。孫靜告訴記者,公司持續提高芳綸紙電性能、光滑性、抗撕裂度等性能;針對不同應用領域和客戶需求,研發碳纖維芳綸紙、電磁改性芳綸紙、高模量對位芳綸紙、高強輕質耐腐蝕芳綸紙等多樣化產品;積極開發水過濾材料、閃蒸無紡布等關聯產品。
今年一季度,民士達實現營業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27.4%;歸母凈利潤3055萬元,同比增長49.9%。“公司的成長發展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不僅體會到創新的艱難,也享受到創新帶來的紅利。在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公司將繼續以創新為引領,推進智能化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孫靜說。(記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