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9日電 (歐陽易佳)日前,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聯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等發布《2023—2024塑料餐盒回收再生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我國聚丙烯(PP)塑料餐盒回收再生水平顯著提升,2023年回收率達29.6%,接近全國廢塑料31%的平均回收率,遠超低值塑料包裝16.3%的平均回收率,已形成“企業主導+政企協同+技術驅動”的中國特色治理模式。
報告顯示,2023年,包括餐飲外賣外帶、堂食用餐及打包等場景在內,消費后回收再生量達40萬噸,較2020年增長60%,回收率從23.3%提升至29.6%。
從物質流向看,40%的廢棄餐盒來自社區生活源,60%來自工商業綜合體;再生材料中,29%應用于包裝行業,15%、13%、12%分別進入汽車、電子電器、家居領域,高值化應用占比較2020年提升6%,打破傳統低端應用局限。
“PP餐盒回收從‘低值難收’到‘規模再生’,得益于政策推動、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三重驅動?!敝袊镔Y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王永剛表示,2023年行業回收再生量突破40萬噸,標志著塑料餐盒回收進入“產業化提質”新階段。
報告指出,2023—2024年,再生材料需求增長與產能分布趨于廣泛、回收基礎設施與收運體系完善、垃圾分類制度尤其是低值可回收物系列政策的出臺以及回收產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這四大驅動因素不斷激活塑料餐盒回收產業鏈。
“目前,在回收端,‘自發分散型’‘企業主導型’‘兩網融合型’三種模式共存,企業主導型發展勢頭顯著,未來有望通過整合個體從業者、跨區域擴張推動產業升級;在再生端,餐盒再生材料的高值化應用取得長足進步?!蓖跤绖傉f。
報告同時指出,行業仍面臨三大挑戰:全國統一回收標準缺位、餐盒設計復雜化增加回收難度、公眾參與度不足。
為此,報告建議,推動生態設計,從源頭優化回收屬性。制定“易回收易再生”設計標準,鼓勵單一材質、透明化餐盒,限制偽降解材料;建立評估和管理機制,避免環保名義下的“逆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