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4月1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布對日戰爭宣言,號召“以民族革命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
">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在白山黑水間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1932年4月1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布對日戰爭宣言,號召“以民族革命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堅持戰斗在白山黑水,截至1937年秋發展到11個軍3萬余人。圖為東北抗日聯軍部分戰士。
1937年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對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頑強抵抗。中國由此進入全民族抗戰階段,并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圖為中國軍隊向進犯日軍還擊。
七七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發出通電,向全國人民呼吁:“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圖為《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
全民族抗戰爆發后,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瓊崖紅軍游擊隊除外)。正面戰場國民黨軍隊頑強抗擊日軍進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向敵后實施戰略展開,開辟敵后戰場。圖為紅軍改編后舉行抗日誓師大會。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山西平型關伏擊日軍,殲滅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和師團輜重部隊各一部共1000余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取得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圖為八路軍第115師伏擊日軍。
新四軍挺進華中敵后,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開辟了廣闊的華中敵后戰場。圖為新四軍挺進敵后。
1938年初,為阻止日軍進攻,中國軍隊先后調集兵力與日軍展開徐州會戰,并于4月上旬取得臺兒莊大捷。圖為中國軍隊與日軍在臺兒莊巷戰。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作《論持久戰》長篇講演,系統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圖為毛澤東在延安窯洞寫作。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軍在華北對日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進攻,陸續參戰部隊達105個團20余萬人,稱為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圖為山西陽泉獅垴山戰斗中的八路軍機槍陣地。
從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絕大部分同盟國援華軍用物資自印度汀江通過“駝峰航線”運到昆明,共向中國運輸戰略物資80多萬噸。圖為在雪峰間穿行的C—47運輸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簽字儀式。圖為日本投降簽字現場。
中國人民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圖為延安軍民慶??箲饎倮?。
7月7日,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儀式,同時舉行“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開幕式。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全體中華兒女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社會動員之廣泛,民族覺醒之深刻,戰斗意志之頑強,必勝信念之堅定,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本版選登展覽中部分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照片。一張張照片,見證了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以頑強的意志和英勇的斗爭徹底打敗了法西斯主義,取得了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讓我們一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本版圖片均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提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7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