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3日,聯合國第四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這是聯合國時隔10年再次舉辦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各國政府、國際組織、金融機構、工商業界及民間團體等代表聚焦可持續發展籌資問題,攜手應對發展挑戰、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方在塞維利亞行動平臺框架下,持續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獲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與積極評價。
啟動塞維利亞行動平臺,納入包括全球發展倡議在內的130項行動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地緣沖突持續,通脹壓力對發展中國家的沖擊尤為明顯。高昂的債務和融資成本使發展中國家難以籌措可持續發展資金,國際金融體系的系統性不平等使情況變得更具挑戰性。
為應對上述挑戰,本次大會期間通過成果文件《塞維利亞承諾》,啟動塞維利亞行動平臺,納入包括全球發展倡議在內的130項行動,旨在通過國家、機構、地方和私營部門四類主體合作,推動結構性改革、融資機制創新和綠色公平發展目標的實現。
中方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受到各方關注。聚焦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全球發展項目庫累計項目總數超過1100個,資金庫專項資金達140億美元,覆蓋公共衛生、農業、教育、能源轉型和數字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并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農發基金等機構建立合作機制,推動綠色債券融資、應急災害資金、技術培訓和跨境數字服務等多個子平臺發展。
“當今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地緣政治挑戰。”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塞爾維亞支持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立場,支持全球發展倡議,“中國在綠色發展等方面已取得顯著成就,相信中國將繼續為這些關鍵議題作出積極貢獻。”
今年2月,中國與國際農發基金就續設中國—國際農發基金南南及三方合作基金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簽約儀式。中方將增加1000萬美元等值人民幣續設南南及三方合作基金,助力全球南方農業和農村發展及經濟社會繁榮進步。國際農發基金助理副總裁多納爾·布朗表示:“中國的支持說明南南合作、三方合作能夠帶來實際成果。”
委內瑞拉外交部前副部長泰米爾·波拉斯對記者說,中國為發展中國家社會發展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持。“中國推動資金直接投向可持續項目。”波拉斯表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因應現實、聚焦發展,為共建國家推動關鍵領域發展提供支持,實現互利共贏。
新興金融機構展現出巨大潛力和獨特作用
現有國際金融架構和發展籌資體系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區別對待的問題日益凸顯。發展中國家不僅面臨比發達國家高出2至4倍的借貸成本,還要承受進一步攀升的融資壓力。這種困境嚴重制約了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吁構建新國際金融架構,包括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再分配、改革信用評級機制、擴大多邊開發銀行資本,并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話語權。
哥斯達黎加前總統阿爾瓦拉多認為,當前世界面臨重大挑戰,“國際金融組織、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等利益相關方都應加強對話,攜手推動包容性解決方案。”
規模不足、不夠穩定、效果欠佳、不夠安全、不夠包容——美國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凱文·加拉格爾將當前國際金融架構問題概括為上述“五大局限”。“中國為解決這些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加拉格爾認為,中國日益注重綠色轉型,積極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引領新興多邊合作機制為全球南方發展提供助力。
根據塞維利亞行動平臺文件,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牽頭或參與了多項重點行動條目,在全球融資治理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波拉斯認為,這標志著中國在多邊融資體系中不斷增強的制度性影響力,體現了全球南方在應對發展挑戰中的集體發聲與主動參與。“中國以平等的方式與各方開展合作,這種尊重主權、注重對話的態度,在拉美地區深受認可。”
聯合國副秘書長李軍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興金融機構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和獨特的作用,成為對現有大型發展銀行和國際金融組織的有益補充。“我們不僅要繼續完善現有機制,也必須進一步探索更具創新性的模式和機構。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新興機構在未來無疑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探討新的融資形式,中國經驗提供重要借鑒
大會首日舉辦了“中國和國際發展融資的未來”邊會,會場座無虛席,各方期待深入了解中國在全球發展融資中的最新方案。“只要是在主題中寫了‘中國’的會議,都應該安排在最大的會議室。”邊會開始前,候場聽眾排到了會場外,一名英國學者在門口說:“中國的重要性就在這里。”
“我居住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以前我們去機場常常誤機。中企投資承建的機場快速路投運后,我們如今能準點趕上飛機了。”非洲經濟研究聯合會研究主任阿比·凱迪爾的發言引發與會者的笑聲和掌聲。凱迪爾說,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為非洲改善基礎設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球能源轉型過程中,非洲面臨‘非對稱轉型’問題。雖然清潔能源技術價格不斷降低,但非洲的基礎設施卻未能跟上。非洲急需結構性的政策轉型與資源支持。”凱迪爾說。
“我們可以借鑒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開展融資合作的經驗。”美國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麗貝卡·雷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踐經驗不斷豐富,不僅有基建工程,還有向外國直接投資。”
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伊維拉指出,貿易政策碎片化、搞“脫鉤”和非關稅壁壘正加重發展中國家的融資困境。古特雷斯也直言,多邊主義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國家間和機構間的信任被不斷削弱,“由國際合作推動的可持續發展正面臨‘強勁逆風’”。他提出,各方應探討新的融資形式,通過多邊金融機構撬動資金,從而增加可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的資源。
(本報西班牙塞維利亞7月3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4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