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 呂少威)第二十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北京科博會)11日落幕,本屆北京科博會集中展出前沿科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領域1200余項最新技術和科技成果,現場簽約項目43個,總金額超58億元,吸引境內外觀眾8萬余人次。
本屆北京科博會主題為“科技引領 創享未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貿促會,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和北辰集團共同承辦。5萬平方米的展覽云集了800余家國內外企業和機構,集中展出前沿科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領域1200余項最新技術和科技成果,其中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多家境外企業參展參會。AI垃圾焚燒技術系統、多功能AI+爬壁機器人等超600項科技新品首發首展。
觀眾與人形機器人在第二十七屆北京科博會上熱情互動。記者 王紫儒 攝集中展示前沿科技成果
本屆北京科博會前沿科技創新產品與尖端技術密集亮相,引領產業發展風向。
重大科學研究新突破集中呈現。朱雀二號、朱雀三號、長征八號甲等火箭模型,預計2026年完成首飛的“云行”超音速飛機“竄天石猴”模型,中科網威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搭載國產DPU芯片的800Gbps下一代防火墻等在北京科博會現場展示,一項項“行業首創”“國內首次”“全球領先”為高質量發展著色,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智能機器人扎堆亮相。全球首個AI+ROBOT骨科手術機器人,將關節置換手術時間從2小時縮短至30分鐘,并讓治病成本大幅下降;多功能AI+爬壁機器人,在垂直90度的墻壁上如履平地,極大規避高空作業風險;努力“搬磚”的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在展區間輕松搬運物品,展現出高效的作業能力。
信息科技成果引人駐足。國內首臺千比特光量子計算機,可讓藥物篩選效率提升千倍;蘑菇車聯自主研發的MogoMind大模型,讓路況一目了然,提升整體通行效率;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連續五年中國HPC算力第一,其自主研發的AI智算云MaaS平臺提供更便捷、更可靠、更低價的大模型服務,降低用戶使用難度、提高用戶使用效率。
中國國產大飛機C929模型在第二十七屆北京科博會上吸引觀眾。記者 張祥毅 攝國際科技企業探尋合作機遇
作為展示我國科技創新前沿成果的重要窗口和促進科技產業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北京科博會充分體現了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引領示范作用。
廣泛匯聚國際科技資源。來自新加坡、捷克、韓國的多家企業帶來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領域的科技產品,在北京科博會尋找新的合作機會。阿斯利康、賽諾菲、京港地鐵、德勤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展示最新技術和合作成果。
生動展示北京科技創新成果。來自“三城一區”和中關村各分園的400多項最新成果在北京科博會展出。東城區首發21款新產品新技術,豐臺區攜激光低頻交變磁場治療機等近70項“黑科技”參展,順義區42家高精尖科技企業、53項科技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積極拓展跨區域合作空間。天津、浙江、湖北、廣東等20多個省區市組團參展參會。湖北十堰硬派越野車在北京科博會現場圈粉無數,來自丹江口水庫、pH值7.6的天然弱堿水“武當山水”吸引了眾多目光。“杭州六小龍”強腦科技、宇樹科技、群核科技攜帶智能仿生手、空間智能平臺等多項明星產品“組團”參展。拉薩市在北京科博會首次設立獨立展館,精準遴選30家企業和130項代表性展品,生動展示京拉攜手推動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最新成果。
舉辦30余場貿易投促活動
除展覽展示外,本屆北京科博會還舉辦30余場貿易投資促進系列活動,搭建務實合作交流平臺。
2025北京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國家會議中心二期與北京科博會同期舉辦。圖為簽約儀式。記者 張祥毅 攝2025北京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專門舉辦北京-沙特先進制造業洽談會,300余家中外企業現場對接交流,推動項目從“看得見”到“談得成”,再到“落得下”。
2025京津冀貿易投資促進協同發展系列活動舉辦1場高規格主會場活動、5場專題交流和多場產業考察系列活動,構筑京津冀貿易投資促進協調發展的聚合平臺。發布《京津冀知識產權協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舉辦京津冀工業旅游服務聯盟發布儀式等,深化區域協作,推動資源共享和產業對接。
2025北京國際商事法律活動日發布《北京貿促商事法律服務年度報告(2022-2024)》和《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合規指引(2025)》等成果,揭牌北京市首個企業合規師培訓示范基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和北京市貿促會簽署訴調對接機制文件。
組織“未來產業”系列推介會、專精特新“京品出海”推介交流會、綠色經濟新質技術與產業合作推介會等多場推介活動,推動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技術共享與市場對接,幫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
前沿科技走向千家萬戶
本屆北京科博會以“技術突破+場景落地”雙輪驅動,讓前沿科技從實驗室走向千家萬戶。
科技改善大眾生活品質。守護睡眠的智能枕頭、筑牢財產安全防線的反詐數智人、帶觀眾穿越至盛唐的大空間VR電影、革新傳統教育模式的AI智能課桌,這些科技成果正在重塑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技便利人們日常生活。京港澳高速的AI澆水機器人、高速公路智慧巡查車、自動駕駛巴士等項目,從智造到智行,集中展示智慧出行與綠色未來的變革。
科技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可穿戴智能人工喉不僅能夠服務中風和漸凍癥患者,還能幫助慢性咽喉炎患者改善音色;“24小時視頻醫務室”幾分鐘內就能完成輕量體檢;腦機接口手功能康復訓練系統助力患者重獲新生等等,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與溫度融入生活、改變生活。
本屆北京科博會突出科技產業交流合作、國際貿易投資促進和線上展示磋商對接,助力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有機融通,為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注入強勁動能。展商紛紛表示,北京科博會高效務實、收獲滿滿,明年將繼續參展參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