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中尿酸過高為什么會引起關節疼痛呢?這是因為過量的尿酸會以尿酸鹽的結晶體沉積在關節及關節周圍的組織中,引起局部白細胞增多,這些白細胞把沉淀物當作外來的異物而吞噬掉。吞噬了尿酸鹽的白細胞很快就死亡崩解,并釋放出一些物質而損傷關節組織,引起關節疼痛和發熱等炎癥表現。
急性關節炎患者常突然發病,半夜痛醒,可伴畏寒發熱。首發部位常是腳的大拇趾,關節紅腫、灼熱發脹,不能蓋被子,腳伸在外邊,若有輕微的風吹過或稍有觸碰,活動一下腳趾頭,立馬疼痛得像鉆心一樣。但在幾天或數周內會自動消失,這種“來去如風”的現象,稱為“自限性”。一次疼痛之后,看起來關節的炎癥消除了,和正常人一樣,實際上尿酸的結晶并沒有消失,繼續作怪,漸漸關節變得腫脹僵硬、屈伸不利。
一般來說,這樣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是痛風早期的突出癥狀,到了痛風中期,由于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造成關節損傷,使關節出現不同程度的骨破壞和功能障礙,形成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慢慢地形成了結石一樣的“痛風石”,還可能形成痛風性腎病和腎結石。到痛風晚期,出現明顯的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腎功能也會明顯減退,甚至可能出現尿毒癥。
C 如何預防痛風 管好嘴,多喝水
痛風和糖尿病一樣,是終身性的疾病,但如果能夠早期診斷,且病人能夠按醫囑治療,現代治療方法能使大多數病人過正常生活。痛風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控制高嘌呤飲食來減少發作。平時盡量避免進食高嘌呤食物及同時飲用過量酒精飲料。當你覺得關節開始有點不適便要馬上看醫生和檢驗,不要等到疼痛才處理,已經太遲了。
一,控制飲食,控制含嘌呤高的食物,減少關節炎的急性發作次數仍是必要的。盡量少吃火鍋中的肉類、海鮮和蔬菜等混合涮食,由于嘌呤具有很高的親水性,湯汁內含有極高的嘌呤,應少吃。嚴格忌酒,尤其不能酗酒。
二,禁用或少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青霉素、四環素、利尿藥、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等。
三,臨床上可見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往往與患者長途步行、關節扭傷、穿鞋不適和過度運動有關,這可能是局部組織損傷后尿酸鹽脫落有關。因此痛風患者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疲勞、精神緊張、感染、手術,穿鞋要舒適,勿使關節損傷等。一般不主張痛風患者參加跑步等較強的運動或進行長途步行旅行等。
四,痛風患者要保證有規律的起居和作息,做到三餐固定,運動時間固定。一般運動定在餐后半到一個小時為宜,此時飲食被逐漸吸收,血尿酸已經開始升高,運動有利于血尿酸的利用,幫助降低餐后高血尿酸。
五,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堅持每日喝一定量的水,一般以每日2000到3000毫升左右為宜。
六,控制體重,痛風病人應該控制體重,每日總熱量應比正常人減少10%~15%,不可過多吃零食,也不可每餐吃得過多、過飽。但熱能應該逐漸減少,過度減重會引起酮癥酸中毒,從而誘發痛風的急性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