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股債聯動為抓手進一步激發科創活力
日前,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強調“發揮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關鍵樞紐作用”。在筆者看來,引導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聯動發力,將進一步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股債聯動,即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相互配合、協同發力,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業界認為,股債聯動有利于企業優化融資結構,同時也能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更為適配的資本,例如股權融資適合高風險、高成長的初創企業,而債券融資則能降低成熟期企業的融資成本。
過去,上市公司再融資往往主要用于固定資產投資。但如今,在科技創新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公司需要通過多元化的融資來投入研發,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筆者認為,股債聯動有利于降低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試錯成本,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讓資金更好地支持科技創新。科技型企業具有投入資金大、研發周期長、風險高等特點,單一融資渠道難以覆蓋其資金需求。
2024年,廣東省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就提出,鼓勵已上市科技型企業通過發行股票或可轉債募集資金,開展以產業鏈“固鏈強鏈延鏈補鏈”為重點的并購重組;引導非上市科技型企業發行含轉股條件的科創票據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通過股債聯動解決不同發展階段的資金需求。
由此可見,股債聯動在為科創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的同時,還能滿足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差異化資金需求。
其次,分擔風險。股債聯動將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使新技術“茁壯成長”。科技創新往往面臨較大不確定性,這就需要優化完善“募投管退”機制,分散企業科技創新的風險,進而提升科創企業對耐心資本的吸引力。
事實上,股市、債市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有力支持了企業的科技創新。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合計1767家,其中581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累計獲得近萬億元融資。與此同時,2021年至2024年,科創債分別發行166.6億元、1028.4億元、3645.4億元和6136.86億元,累計為335家企業提供超萬億元融資支持,占全部公司債的比重從0.4%上升至15.53%。
筆者相信,股債聯動有望實現“1+1大于2”的效果,更好激發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力。
最后,支撐顛覆性技術創新。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研發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這需要穩定、耐心的金融支持。尤其是一些新興關鍵技術,更需要“懂科技”“有耐心”的資本助力,才能孕育出顛覆性技術,這正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之一。
而股債聯動本就有利于更多專業的創投資本平衡風險與收益,潛心培育顛覆性技術,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更好地“施展拳腳”。值得期待的是,股債聯動將使我國科技創新更具活力,不斷涌現的科創成果將在全球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