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2306團隊:“每行代碼都是承諾”
5月15日,科技日報記者走進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路12306科創中心,占據整面墻的藍色電子屏實時跳動著鐵路售票量、排隊實況等數據。伴隨著此起彼伏的鼠標和鍵盤敲擊聲,一行行代碼翻飛起舞。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路12306青年技術攻關團隊(以下簡稱“12306團隊”)的青年工程師們,正在對12306系統進行檢查,以應對端午節售票高峰。
前不久,12306團隊被授予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這支由231名青年人組成的團隊中,35歲以下成員占比63%。他們以硬核技術支撐全球最大的實時票務系統,用“候補購票”“適老化服務”等創新功能優化億萬旅客的出行體驗。
給系統“動大手術”
“13年前的那場‘春運大考’,是刻在我們團隊成員骨子里的記憶。”12306團隊核心成員、鐵路12306科創中心研究員楊立鵬說。
2012年春運首日,剛上線半年的12306系統因瞬時訪問量超過14億次瀕臨癱瘓。
彼時,成員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12306團隊決定給系統“動大手術”。這群青年工程師摒棄西方系統的架構邏輯,針對我國鐵路的海量并發訪問和動態席位裂變特征,重構底層架構。
“那段時間,我們團隊既要研發新系統,又要保障正常購票,每個人都忙到起飛,大家吃住基本都在辦公室。”楊立鵬回憶道。
在此后十余年的創新長跑中,這支團隊不斷攀登技術高峰:首創鐵路旅客服務記錄PSR模型、突破日均千萬發送量的大客流條件下實名制毫秒級處理技術、創新設計“分時分區”售票策略、自研智能調度算法……最終,這群年輕人將余票查詢響應時間從15秒縮到0.2秒,將旅客進站核驗時間降至1.5秒。
截至2024年底,全國鐵路累計發售電子客票185億張,節約票紙154億張,降低社會總出行成本上千億元。
為春運保駕護航
2024年12月31日凌晨4時,北京室外溫度跌破零下10攝氏度,鐵路12306科創中心燈火通明。12306團隊核心成員、鐵路12306科創中心基礎平臺部助理研究員景輝,正在與團隊成員對系統進行最后的調試,2025年春運車票開售在即。
景輝所在技術小組主要負責12306系統的人臉識別功能,包括進站刷臉檢票以及12306App注冊時人證合一、密碼找回時刷臉認證等功能。“不少旅客在國慶假期后沒有長途出行需求,往往要等到春運才會再次用12306App購票。”景輝說,“長時間不使用就容易忘記賬號、密碼,而人臉識別驗證能夠幫助旅客快速找回。”
2024年12月31日中午,12306人臉識別使用率快速升高,突破1300人次/秒。這個數據比景輝和同事們預想的600人次/秒高一倍多。看著不斷增長的使用率,景輝依舊從容淡定。
這份自信源于前期的技術攻關。“今非昔比了,我們團隊利用動態擴容、調整驗證系統參數等技術手段,為每位旅客請求開辟專屬通道,可以使90%的認證需求在2秒內完成。”景輝說。
景輝笑著從兜里掏出充饑的巧克力。“它融化后又凝固,凝固了又融化,陪我熬了好幾個通宵。”景輝說。
與此同時,由12306團隊技術骨干李仕旺帶領的另一個技術小組,則在運用大模型進行實時售票數據分析。他和組員們逐行檢查代碼,調試大模型算法。
在他們的努力下,用傳統方法需3小時生成的售票統計報告,現在僅需10秒即可生成。
讓“中國方案”落地海外
夏雨初霽,老撾風景如畫,中老鐵路沿線一步一景。2023年3月15日,中老鐵路開通運行不到1年半,一款互聯網售票軟件LCR Ticket讓當地居民首次體驗到線上購票的便利。研發這款軟件的是12306團隊。
“在設計LCR Ticket之初,我們考慮過采用國內票務系統架構,但實地調研后發現,東南亞國家的用戶使用習慣、網絡環境和中國差異很大。”12306團隊成員、助理研究員俞海萍說。
“既然沒有標準,我們就創造標準。”俞海萍說。此后3個月,實驗室的燈從未在凌晨2點前熄滅,俞海萍和同事們為精簡操作流程多次推翻設計方案,為實現多語言精準表達逐句推敲語義,最終使LCR Ticket實現國際旅客列車車票發售以及擁有漢語、老撾語、英語3種語言交互界面。
在印尼雅萬高鐵項目現場,12306團隊成員、助理研究員黃亮和同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售票系統搭建到市場推廣,從界面設計到文化適配,他們對每個環節都傾注心血。黃亮說:“我們要面對的不僅是技術上的挑戰,還有身份和思維上的轉變,需要克服種種‘水土不服’。”
為解決文化適配難題,黃亮和同事走訪印尼多個城市,與當地商戶、乘客深入交流,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不同地區居民的支付偏好、購票習慣。這群年輕的工程師用堅韌與智慧,在異國他鄉搭建起數字橋梁,讓“中國方案”落地生根。
如今,中老鐵路、雅萬高鐵售票系統已經累計服務旅客4774萬人次。
鐵路12306科創中心有一面展示墻,上面貼滿了12306團隊歷年獲得的獎狀。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墻角處的一張手寫標語:“每次點擊都是信任,每行代碼都是承諾。”這句出自12306團隊成員之手的樸素誓言,是他們研發的初心。
在無數個燈火通明的深夜,這群年輕人以青春為墨、代碼為筆,精心雕琢每個購票頁面、調試每組支付接口。這些在鍵盤敲擊聲中誕生的成果,最終化作億萬旅客指尖的流暢體驗,成為中國鐵路數字化征程中最堅實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