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申佳平)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為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近日印發《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近三年,快遞包裝無害化目標基本實現,部分快遞包裝明顯“瘦身”,廢紙箱回收和再生利用成效顯著,但快遞包裝綠色轉型任務仍然艱巨,在重點領域和部分環節仍有不少短板弱項,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行動方案》要求,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聚焦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有步驟、分階段綜合施策,加大力度扎實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加快培育可循環快遞包裝新模式,持續推進廢舊快遞包裝回收利用,提升快遞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水平,促進電商、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為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供支撐。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全面建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快遞包裝要求全面落實,快遞行業規范化管理制度有效運行,電商、快遞行業經營者快遞包裝減量化意識顯著提升,大型品牌電商企業快遞過度包裝現象明顯改善,在電商行業培育遴選一批電商快遞減量化典型,同城快遞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比例達到10%,舊紙箱重復利用規模進一步擴大,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具體來看,《行動方案》部署了以下七大行動。
一是快遞包裝減量化專項指導行動。組織電商、快遞行業開展快遞包裝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培訓。組織大型品牌電商企業、開展自營業務的電商平臺企業和寄遞企業及時進行快遞包裝問題自查自改,重點針對包裝層數過多、空隙率過大、大箱小用、纏繞膠帶過多等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管理水平,并將自查和改進情況報告行業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建立主動服務、靠前指導機制,深入重點貨倉、大型發貨點、電子商務園區、快遞物流園區等地調研指導,幫助相關企業及時發現商品寄遞環節包裝問題,督促相關企業優化商品寄遞環節包裝規則標準,提高包裝與寄遞物的匹配度,優先使用簡約包裝,防止過度包裝。
二是電商平臺企業引領行動。指導電商平臺企業就其自營業務完善快遞包裝減量化規則,并制定快遞包裝減量化目標任務。指導電商平臺企業與平臺內大型品牌電商企業、快遞企業協同發力,在食品、日用品等重點消費品中選擇一批銷量排名靠前的適當商品,推廣電商快遞原裝直發、產地直采、聚單直發等模式,積極應用滿足快遞物流配送需求的商品包裝,減少商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督促電商平臺企業嚴格執行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報告制度。鼓勵電商平臺企業在同城配送生鮮等適當品類使用可循環包裝。鼓勵電商平臺企業聯合平臺內品牌電商企業發出倡議,號召更多電商企業推廣原裝直發,推動電商領域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編制發布全國電商領域快遞包裝減量化案例集。
三是快遞包裝供應鏈綠色升級行動。督促指導商品生產者嚴格按照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強制性標準生產商品。督促指導電商企業等商品銷售者不銷售過度包裝商品。支持電商、快遞企業建立快遞包裝產品合格供應商制度,逐步擴大合格供應商包裝產品采購和使用比例,推動包裝生產企業開展包裝減量化設計。快遞企業總部要加強對分支機構、加盟企業采購使用包裝產品的管理,以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為導向,建立采購使用包裝產品的引導和約束機制。組織開展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鼓勵包裝生產企業積極參與認證,推動增加快遞包裝綠色產品供給。
四是可循環快遞包裝推廣行動。深入推進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及時總結提煉經驗成效。鼓勵試點企業與商業機構、便利店、物業服務企業等合作設立可循環快遞包裝協議回收點,設置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設施。鼓勵試點企業聯合電商企業建立積分獎勵、綠色信用、押金制、承諾制等激勵約束機制,引導個人消費者自主返還可循環快遞包裝。鼓勵電商平臺企業充分發揮作用,在部分種類的訂單生成頁面為消費者提供可循環快遞包裝選項。鼓勵在同城生鮮配送、連鎖商超散貨物流等場景中推廣應用可循環可折疊式配送包裝。各城市人民政府要結合實際規劃建設快遞共配終端和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設施。
五是快遞包裝回收利用和處置行動。鼓勵快遞企業通過免費提供復用紙箱、提供寄遞資費優惠等方式促進快遞包裝回收和重復使用。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促進快遞包裝廢棄物及時規范收集處置。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網點與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兩網融合”,進一步提升廢紙箱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
六是快遞包裝監管執法行動。加大快遞包裝治理的監督執法力度,組織開展快遞派件包裝抽查,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強化剛性約束。將快遞包裝相關標準實施情況納入電商和快遞行業管理,加強督促引導和約談提醒。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行為,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建立快遞包裝違法違規典型案例曝光制度,強化警示效果。督促指導快遞企業落實快遞包裝和操作規范相關管理制度,將快遞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等要求納入收件服務協議,加強對從業人員培訓。暢通公眾投訴舉報通道,及時查處快遞包裝違法違規行為線索,依法督促相關企業整改。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設快遞過度包裝專門投訴舉報渠道。
七是快遞包裝綠色轉型主題宣傳行動。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等渠道,加大快遞包裝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宣傳力度,提升政策公眾知曉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指導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通過出臺行業自律公約、簽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自律承諾書等形式,引導企業強化主體責任。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每年開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典型經驗和工作成效征集,及時總結宣傳推廣經驗成效。在全國生態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加大對快遞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理念宣傳力度。鼓勵電商平臺以購物節為依托開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宣傳活動,引導入駐商家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鼓勵公眾主動參與廢舊快遞包裝回收。
在保障措施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加大對地方的指導力度。同時,推動修訂《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加快出臺限制快遞過度包裝的強制性標準,制修訂快遞包裝綠色產品、可循環快遞包裝等重點領域標準。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還介紹,202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固廢法執法檢查中,重點關注了快遞等行業包裝物的設計、制造及回收利用等情況,要求檢察機關履行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并配合執法檢查,共同開展監督。2021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對郵件快遞包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線索進行以事立案,啟動檢察公益訴訟程序,以個案辦理推動機制建設,促進行業綠色健康發展。
“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要重點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督促協同作用,實現公益訴訟從‘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良好效果,發揮對行政執法監管、城市綜合治理的補強助推作用,并為新興業態規范有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促進電商、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