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hq3hh"></td>

    1. <span id="hq3hh"><optgroup id="hq3hh"></optgroup></span>
        <rt id="hq3hh"><optgroup id="hq3hh"><strike id="hq3hh"></strike></optgroup></rt>
        <span id="hq3hh"><optgroup id="hq3hh"><center id="hq3hh"></center></optgroup></span>

          <label id="hq3hh"><meter id="hq3hh"></meter></label>
          首頁  ?  娛樂  ?  品頭論足

          音樂的未來:生活方式的革命

          音樂的未來:生活方式的革命

          2014-02-20 15:31:24

            我以前曾經說過,自己屬于“聽磁帶入門,買CD長大,直接面對MP3沖擊,持IPOD過日子”的一代,我相信我們這代人對音樂產業的轉型的感受是最深刻的。比我大幾歲的前輩,大多對實體唱片有著強烈的情結,比我小幾歲的后輩,對于數字化的生活大都已經習以為常了。只有我們這代是提著實體唱片的尾巴舔數字時代的菊花。

            如字面所述,那種感覺其實是挺尷尬的。一方面,我很享受小時候逢唱片店必進然后淘個天昏地暗的回憶,另一方便,我也不得不接受“唱片已死Streaming當立”的現實并已然習慣了自我暗示“云”是音樂的未來——你想啊,以后不用淘不用下載點開云播放器想聽啥聽啥,多爽?

            這當然不僅是“自我暗示”,這已然成為事實。比如,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只用蝦米app聽歌,不但CD不買了,連下載都懶得下了。而這直接導致我棄用touch,又改用回classic。這顯然是一種倒退,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們這一代人的“尷尬”處境——云音樂這種全數字化全虛擬的生活方式對于我們這些半數字化的一代人來說太顛覆了,我們還是需要一些對于介質的可控感和擁有感,雖然我們不像早幾年生人的前輩那樣對實體唱片有近乎潔癖的信仰。

            我忍不住想象,當年處于轉筒唱片發明、密紋唱片取代轉筒唱片、磁帶出現、CD崛起這幾個音樂介質革命的交接期的人們是否也經歷著同樣的尷尬呢?但是,數字音樂革命顯然比留聲機發明之后的任何介質革命都更猛烈更顛覆,轉筒、密紋、磁帶、CD都還是實體范疇,到數字流時代,音樂徹底虛擬化了。跟留聲機的發明一樣,數字流從根本上改變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的,我們通常所說的“音樂”歸根到底是“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變化必然促使產業隨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傳統唱片公司時代,我作為一個消費者來消費音樂作品的過程是全實體化的,我去實體唱片店挑選實體唱片,與實體的店員交流,用實體的鈔票支付,與實體的朋友交流。數字音樂時代,一切都數字化了,聽的是數字流,逛的是網站,在線支付和交流,這過程中我完全可以不跟任何“實體”發生關系——除了電腦或手機。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的“唱片公司”顯然失去了存在的前提。

            在傳統音樂產業中,唱片公司的經營是完全實體化的。把音樂作品灌錄成實體唱片,然后圍繞實體唱片安排相應的產品營銷,其中包括藝人產品的經營。(藝人毫無疑問也是實體)這種實體化的經營方式在完全虛擬的數字時代顯然是不適用的。

            我想先理一下兩個不同時代的各自特點:

            實體唱片時代:

            1.資源相對集中

            傳統唱片公司是集中式的生產,大廠牌把優質的資源(藝人、創作者、營銷者)集中到自己手里,確保生產出來的是優質產品,并能通過最優質的渠道推廣和銷售出去。

            2.高成本

            由于1,必然導致高成本。在實體時代,資源是稀缺的,要把這些資源籠絡起來,一定要付出足夠代價。而且,資源和唱片的存放本身就需要成本。(辦公樓和倉庫)同時,公司越大意味著運營成本就越高。

            3.規模化

            因為2,又必然需要3。因為成本的關系,如果想盡可能多的獲利,那么就必然要追求產量和銷量的規模化。尤其對于大廠牌來說,要想保證公司維持運轉,非生產和賣出大量的唱片不可,而為此公司又不得不投入大量成本去挖掘、生產和推廣“產品”。(唱片和藝人)于是,一切又回到1,又開始一輪新的循環。

            數字音樂時代的特點:

            1.技術決定一切

          • 相關閱讀
          • 《紙牌屋》——權力諂媚者的意淫

              像很多人一樣,我也在追看美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據說,美國的政壇人物,包括總統都在追看此劇。前兩天,奧巴馬還在推特上發貼,請大家不要透露第二季的劇情。  其實,這個戲的大致框架來自20多年...

            時間:02-20
          • 互聯網電視大考:挑戰百萬銷量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雷軍和賈躍亭均聲稱要用互聯網來改變電視產業,他們畫的餅迎來互聯網從業者一片叫好聲,賈躍亭和雷軍昨天又在一個大會上獲了獎。電視行業確實被互聯網電視玩家所改變。  電視行業被放進幾...

            時間:02-20
          • 新聞的遷徙

              新聞的遷徙  胡泳 郝亞洲  2013年,我們在創作有關大數據的紀錄片時采訪了斯坦福大學的多媒體和信息設計專家Geoff McGhee。他曾經是《紐約時報》的記者,后來專注于數據新聞領域的研究。在談到數據新聞業的時...

            時間:02-20
          • 柴靜去美國生孩子的經濟學理由

              去年這個時候,在一個討論會上,經濟學家莫志宏說了一句話,政府的制度設計和經濟政策,總的前提是,不要和理性經濟人作對。一年之后,這句話還停留在我的腦子里。容我找兩個典型事件,解釋之。  第一個事件,...

            時間:02-20
          • 不要鄙視買微博粉絲的人

              玩過微博的人大概都收到過這種廣告:&ldquo;僵尸粉1000個2元;仿真粉1000個5元;頂級粉100個2元;特級粉100個3元。&rdquo;  我有位下海創業的女閨蜜在兩年前就向我坦承過花了300元買了8000個粉絲,沒頭像,但偶...

            時間:02-20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久久久香蕉视频|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男人让女人桶爽30分钟|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娇妻之欲海泛舟1一42|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av一区| 欧美一级手机免费观看片|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全彩里番acg里番本子h| 热99re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免费|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综合激情网五月|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里番肉本子同人全彩h|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黄三级高清在线观看播放| 99re6在线|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av免费不卡国产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99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免费下载|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老师我好爽再深一点视频| 同人本里番h本子全彩本子|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免费日本三级电影|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全部系列在线观看|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