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1日電 綜合消息,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民間武裝表示,他們早在10月9日就與基輔當局簽署了分界線協議。民間武裝稱,他們不希望戰爭,最好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不過,烏克蘭官方否認了這一說法。
自行宣布獨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總理亞歷山大·扎哈爾琴科稱,頓涅茨克與基輔當局簽署了分界線協議。根據協議,烏克蘭政府軍從幾個城市撤離,包括頓涅茨克郊區佩斯基市。烏政府軍一直從該市對頓涅茨克進行炮擊。但馬里烏波爾、克拉馬托爾斯克和斯拉維揚斯克仍歸政府軍管轄。
扎哈爾琴科說:“我們與烏克蘭方面最終簽署了分界線,這條線將被認為是火炮裝備和坦克撤離的界線。我們由此證明,我們有能力與烏克蘭方面進行談判,有能力與他們討論所有威脅問題。”
他還說:“這份文件由基輔與我們簽署,所有達成的協議將得以執行。就是說,軍事裝備和火炮將撤到劃定的距離,重型火炮最多撤到15公里外。這涉及到明斯克協議,我們不希望戰爭,我們再次提醒基輔,最好是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然而,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發言人雷先科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否認了民間武裝方面的說法。他稱,扎哈爾琴科的言論是“赤裸裸的謊言和挑釁”。“烏克蘭方面不會研究這種可能性”。
據聯合國數據,截至10月6日,烏克蘭沖突已導致超過3600名平民喪生,8700余人受傷。
在俄羅斯與歐安組織調停下,烏克蘭沖突各方9月5日達成停火協議,并商定東部地區的地位等一系列問題。9月19日,為實施協議制定了一份備忘錄,規定全面停火以及在歐安組織監督下以目前雙方對峙的火線為基礎建立30公里安全區。與此同時,雙方商定,繼續交換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