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吳繼梅 未志娟)“我們計劃育苗50萬株,通過良種選育、殺菌消毒、使用遮陰網等技術,在‘小而精’和‘全而優’上做文章,不斷加強良種林木培育力度,持續優化苗木培育結構?!?月5日,在柞水縣皂河東溝紅豆杉良種苗木培育大棚,縣林業綜合服務中心技術負責人鄒汶潔對同行工作人員講解道。
連日來,柞水縣林業綜合服務中心抓住春季有利時機,快速推進秦嶺紅豆杉良種苗木培育。據悉,紅豆杉屬于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由于紅豆杉的自然繁殖成活率低,且生長緩慢,使其資源一度瀕臨滅絕,為了保護和發展秦嶺腹地紅豆杉資源,柞水縣林業綜合服務中心作為種苗管理單位,積極開展紅豆杉種質資源普查,制定紅豆杉發展規劃,通過申報并經省級品種審定委員會考核,皂河東溝紅豆杉林被成功審定為紅豆杉良種母樹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頒發林木良種證。
“在苗木培育過程中,我們嚴把四道關口,確保能夠按照良種苗木培育技術規范實施。”該縣林業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一是嚴把良種來源關。本次培育秦嶺紅豆杉苗木種子全部采用柞水本土紅豆杉母樹林生產的紅豆杉種子。二是嚴把種子處理關。選擇充分成熟、飽滿、純凈、無病蟲害、發芽率高的優質種子,進行沙藏催芽技術促進種子萌芽。三是嚴把播種關。采用撒播方法播種,每平方米播種量控制在80粒左右,使用腐殖質土與壤土混合過篩后覆蓋,用木板稍作鎮壓,覆膜保溫。四是嚴把撫育管理關。發芽出苗前在苗床上方搭設2米高的遮陰網,防止陽光直射,保持苗床濕潤,并做好苗床的排水通風工作,苗木生長期及時進行根外追肥,積極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據了解,柞水縣今年培育的紅豆杉良種苗木將為該縣退化林修復工程、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等營造林工程提供優質紅豆杉良種苗木,增加紅豆杉資源面積,擴大紅豆杉分布范圍,提高造林良種苗木使用率,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