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染金絲峽
掌中商洛訊 2016年,被譽為“中國茶葉之鄉”和“大秦嶺封面”的商南縣牢牢把握“穩中求進、進中求優”工作總基調,以脫貧攻堅總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建設富裕和諧美麗商南為主線,瞄準“四區建設”,壯大“五大產業”,推進“六件大事”,突出抓好“十項重點工作”,銳意進取,攻堅克難,低調務實不張揚、埋頭苦干爭一流,在困境中創新驅動,在實干中轉型開拓,全縣經濟發展躋身全省追趕超越的“第一方陣”,融入絲帶經濟的核心板塊,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截止12月底,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76.6億元,增長11.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9億元,增長18.56%;完成財政收入3.9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85億元,同口徑增長9%、1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0元,分別增長12.86%、14.85%。全縣經濟在穩健運行中唱響了“商南聲音”,美麗幸福的新商南成為鑲嵌在商于古道上的亮麗明珠。
亮點之一:“三產聯動”奏響產業脫貧最強音,“八大戰役”支撐兩萬余貧民脫貧摘帽。

富水鎮脫貧攻堅食用菌產業基地(亮點之一)
按照“黨政主導、三產聯動、綜合施策、整體推進”的思路,探索實施了戰略上“三步走”、戰術上“三聯動”、戰備上“三保障”的“333”脫貧攻堅工作模式,制定了涵蓋教育、醫療、產業等方面的10個專項脫貧規劃,落實扶貧資金6億元。建成全省首個集指揮聯絡、數據處理、督查考核為一體的脫貧攻堅作戰平臺。全面打響以產業增收為首的“八大戰役”,探索了“一產四借四還、二產四加四動、三產四建四帶”精準脫貧模式,培育了一批產業精準扶貧企業和基地,7082戶23963名貧困群眾如期實現脫貧。脫貧攻堅工作被國務院表彰。
亮點之二:抓項目強工業擴增量,商南榮膺“全省縣域經濟爭先進位獎”。

硅科技產業園打造“亞洲硅谷”(亮點之二)
采取“縣級領導包抓、相關部門負責、干部駐點推進”及“節點督查、四色督辦、季度考核、交賬問責”等機制措施,推動88個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84.3億元。36個項目建成投產,38個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建設任務。全縣簽約引進項目35個,引資146.27億元。工業園區新增入園企業4家,累計達到68家,4戶企業納規入統。項目庫項目總投資達1582億元,成為全省謀劃項目總投資過千億元的兩個縣區之一。全年預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93億元,增長18.01%;非公經濟增加值42.59億元,占GDP的比重達55.6%,完成外貿出口1850萬元。
亮點之三:西街棚改樹立縣級棚改樣板,“三城聯創”推動新型城鎮化步伐。

西街棚戶區改造建設加速推進(亮點之三)
以國家衛生縣城復審和國家文明城市、省級生態園林縣城創建為抓手,以棚戶區改造、城鄉環境整治、七溝一河治理、城市精細化管理為重點,改造老城區,建設新城區。完成城鎮建設投資14.45億元,做美縣城,做優集鎮,做靚鄉村。迎賓大道拓寬改造工程開工建設,火車站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主體完工,西街、東崗等棚戶區改造快速推進,地下管廊綜合試點縣、數字城管建設、環衛市場化、城市智能亮化等工程穩步實施,資質以上建筑業產值達到13.57億元,城鎮化率達到52.95%。城市管理日趨精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商南被評為“全市棚戶區改造工作先進縣”和“全市城市工作先進縣”,省級生態園林縣城創建通過初驗,國家衛生縣城成功二次命名。
亮點之四:央視《樂游天下》走進商南,“全域旅游”打造美麗鄉村和縣城“會客廳”。

美麗鄉村清油河鎮后灣村打造“秦嶺慢谷”(亮點之四)
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為抓手,圍繞金絲峽二次騰飛目標,按照“5A景區+美麗鄉村+文化名鎮”的“三位一體”建設思路,不斷豐富金絲峽旅游業態布局,精心打造了七大特色農莊、太吉湖、太吉官渡、丹水驛、太吉古鎮等新景點,統籌推進陽城驛等精品景區及后灣、太子坪等10個美麗鄉村建設。其中,后灣、鹿城公園被命名為3A級旅游景區,太子坪美麗鄉村被命名為省級旅游示范村。商南縣被評為中國最美宜居宜業宜游城市、中國天然氧吧縣。全年接待游客578.9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0.97億元,分別增長11.83%和15.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億元,增長12.72%,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3.55%。
亮點之五:農村環境整治呵護“商南藍”,商南榮膺“全國綠化模范縣”。

城區飲水水源保護區(亮點之五)
堅持把“一江清水供京津”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城周綠化及重點區域綠化工程,丹江出境斷面水質達標,污染物減排控制目標全面實現,創建市級生態鎮2個、市級生態村4個,省級生態園林縣城創建通過驗收,全國綠化模范縣創建成功命名,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在全省交流經驗,陜南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84%,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達到87.5%,森林覆蓋率達65.5%。“房在林中、水在城中、藍天白云、山清水秀”成為商南新印象。
亮點之六:新編大型歷史舞臺劇《闖王寨傳奇》首演, “惠民紅包”增強群眾獲得感。

新編大型歷史舞臺劇《闖王寨傳奇》在商洛大劇院首演(亮點之六)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教育質量穩居全市前列,高考萬人比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市第一,連續6年被評為全市提高教育質量先進縣,市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范縣創建工作經驗在全省交流。全年154個民生項目建成143個,完成投資16.27億元,占計劃的120%,民生支出占新增財力和財政支出的80%以上。火車站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主體完工,完成陜南移民搬遷安置3876戶。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3.6%以內。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秦風楚韻•鹿城追夢”大型廣場文化活動常態化公演,新編大型歷史舞臺劇《闖王寨傳奇》在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成功首演。新農合、城鎮醫療保險、城鄉低保等惠民兜底政策規范實施,城鄉居民福祉不斷增強。
亮點之七:綜合改革催生發展新活力,政府效能建設有了新提升。

一站式集中辦公打造便民服務新通道(亮點之七)
以簡政放權為重點,積極推進行政、財稅、農村、醫療衛生等各項改革,發展活力得到激發。全面推進先照后證、 “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和“三證合一、一證一碼”登記制度,落實企業年度報告制度和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工資改革、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教育綜合改革、公務卡改革等有序推進。編制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構建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轉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職能體系。縣就業和社保服務中心被評為“全國優質服務窗口”。干部作風明顯好轉,工作效能大幅提升。
亮點之八:開展“法潤商山行動”,“平安商南”建設提質增效上水平。

普法宣傳助力平安商南建設(亮點之八)
扎實推進法治商南、平安商南建設,實行領導干部“四訪”、包案機制,深入開展信訪矛盾大排查、大調解活動,推行“訴訪分離”制度,全縣未發生群體性事件。開展食品藥品“五進”活動,加快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網絡虛擬社會管控,不斷完善應急救援機制。全縣沒有發生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和較大級別安全責任事故,各類安全生產絕對控制指標、相對控制指標和事故起數指標控制在市下達指標以內。縣信訪局被評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集體”,試馬街村入選“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亮點之九:“4+3”工作法全面推行,政治生態風清氣正得民心。

廉政大講堂給黨員領導干部“洗腦充電”(亮點之九)
持續推行“4+3”工作法,形成權責對等的責任分解體系、科學規范的責任落實機制、完整閉合的責任追究鏈條,推動“兩個責任”落實。認真踐行“四種形態”,加大紀律審查力度,深入開展“抓轉促”專項整治,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市委“十條意見”等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行鎮辦協作區交叉檢查、協作辦案等制度,實現監督檢查全覆蓋常態化。全年取消行政審批事項64件,“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14.49%,政務環境持續優化,公正廉潔、陽光透明、規范高效的發展環境基本形成。
亮點之十:“三創三優”創響新品牌,黨建領航加速追趕超越。

“三創三優”成為干事創業風向標(亮點之十)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扎實推進,“三創三優”活動不斷深化,“三項機制”全面推行,七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黨建“五大板塊”統籌提升,村級活動場所全面改造,基層干部待遇得到提高,縣鎮換屆全面完成,基層黨組織得到了全面加強、全面提升、全面過硬。創新開展的農村黨建“215”管理、機關“雙聯共建”、社區“四聯共建”、流動黨建“243”信息化黨建模式,找準了新時期黨建工作引領發展的切入點,實現了黨建領航發展、助推脫貧互動雙贏的良好格局。商南被評為全市“五個五”黨建工作先進縣,全市“五個五”黨建現場會后,先后有30余批次兄弟縣區前來觀摩學習。

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
2016年商南榮譽榜
1、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
2、中國最美宜居宜業宜游城市
3、全國綠化模范縣
4、中國天然氧吧
5、全國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
6、縣工商聯榮獲“2016年度創新中國特別獎”
7、縣扶貧局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8、縣信訪局被評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集體”
9、試馬街村入選“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10、太子坪社區獲全國計生協先進
11、縣就業和社保服務中心被評為“全國優質服務窗口”
12、后灣村成為“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
13、鹿城公園、后灣美麗鄉村躋身國家3A級旅游景區
14、“雙山”牌紅茶中國茶博會獲銀獎
15、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獎
16、省級生態縣
17、全省糧食流通示范縣
18、縣司法局被評為“全省六五普法先進集體”
19、縣科教體局被評為全省“全面改薄”工作先進集體
20、“奕華牌”絨繡、“秦露牌”綠茶評定為“陜西省名牌產品”
21、全市工業經濟發展先進縣
22、全市“五個五”黨建工作先進縣
23、全市棚戶區改造工作先進縣
24、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先進縣
25、全市城市工作先進縣
26、全市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先進縣
27、全市信訪工作先進縣
28、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先進集體
29、全市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先進集體
30、全市促進消費增長工作先進集體
31、全市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先進集體
32、全市減碳工作先進集體
“八大工作”開啟2017年追趕超越新航程
掌中商洛訊 開局重在開頭,決勝重在決心。2017年,商南縣將抓好“金絲峽旅游產業園、硅科技產業園、國漆科技產業園、商圣小鎮、雙創基地、脫貧攻堅”六件大事,認真實施“十大民生工程”,完成生產總值85億元,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126.44億元,增長16%;財政總收入4.2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04億元,同口徑分別增長10%、1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3億元,增長13%,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9126元和9957元,分別增長11 %和12%,物價指數控制在3%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萬元GDP能耗、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控制在市下達指標以內,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進入全省前40名。
工作之一:突出項目帶動,力促經濟總量穩步擴張。

太吉湖上浪遏飛舟
按照“謀劃項目抓質量、開工項目抓推進、建成項目抓投產、投產項目拓市場”的思路,全力抓好76個重點項目建設。全年至少謀劃5個10億元、20個5億元、30個3億元以上的產業類項目,100個以上政府性投資類項目,對已入庫的“僵尸”項目予以替換,使入庫儲備項目始終保持在500個以上。力爭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2億元以上。
工作之二:突出精準施策,力促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村級活動場所成干部群眾溫馨家園
重點發展茶葉、食用菌、狝猴桃三大主導產業,培育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1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全年完成糧食總產量5.8萬噸,實現農業總產值24.5億元。全面實施69個卡內貧困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清油河水庫建設。城關、試馬、富水、清油河、金絲峽、青山6個鎮辦,35個貧困村1.67萬人在年底順利脫貧。
工作之三:突出園區建設,力促工業經濟轉型增效。

海鑫現代農業科技園
圍繞“產業綠色化”要求,優化工業結構,狠抓提質增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6億元、增加值33.7億元,分別增長14%、15%。做大做強商南制造,力促主要工業品產銷率保持在91%以上,完成3戶企業納規入統,新增出口備案企業3戶。縣工業園區新增入園企業8戶,新增就業2200人。積極做好要素保障,全年新增貸款5億元以上。
工作之四:突出全域旅游,力促商貿三產繁榮活躍。

國家3A級景區鹿城公園
全面啟動商圣小鎮、上蒼坊生態文化樂園建設,加快金絲峽景區改造提升和陽城驛4A級景區、太子坪3A級景區創建。實施“旅游+”戰略,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試點推進“淘寶村”建設,新發展電商從業人員300人,新開網店150家,線上交易額突破2億元。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
工作之五:突出宜居宜業,力促城鎮建設品質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