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農民組織起來發展蠶桑產業,走共同富裕之路,趙郡明以自己的公司為平臺,在高鋒、柴坪、米糧、青銅、達仁、東川等10個鎮成立了養蠶專業合作社,公司與合作社采取“四統一”的產銷管理經營模式,即統一蠶種、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收購。經過三年多的科學運作,已基本實現了“降低養殖成本、抵御市場風險、增加蠶農收入、實現蠶農與公司的互利雙贏”目標。趙郡明向筆者介紹說,目前,養蠶專業合作社在全縣已發展到11個,擁有會員1810人,帶動全縣10鎮43個村1.6萬戶農民從事蠶桑產業,蠶桑面積已達到2.391萬畝,其中標準化豐產園1.6萬畝,年養蠶已發展到1.5萬張,每年戶均收入都在4500元左右。幫扶貧困戶發展蠶桑產業,是趙郡明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一項主要任務。達仁鎮玉泉村是全縣的養蠶重點村之一,全村121戶群眾養蠶,其中有56戶貧困戶養蠶缺資金,今年3月,趙郡明拿出2萬元送到玉泉村,解決了貧困戶養蠶缺資金的困難。青銅關鎮豐收村殘疾人貧困戶姚西位,看到趙郡明的公司與農民采用訂單收購蠶繭,讓利于民,價錢也好,一些農民靠養蠶過上了好日子,他也想養幾張蠶,苦于沒資金。趙郡明知道了他的難處,主動出資1000元扶持姚西位養蠶,而且考慮到姚西位腿殘行走不方便,當蠶繭上市時,公司專門派員工上門收購他的蠶繭。如今,全縣不僅貧困戶養起了蠶,而且一些外出經商務工的黨員、致富能人,也紛紛返鄉,加入到興桑養蠶的行列之中。廟溝鎮五一村黨員候佑彬,原來在外從事餐飲業,2014年返鄉在村上成立了養蠶專業合作社,吸納會員365名,當年養蠶1596張,創收319萬元,戶均收入達到8739元。高峰鎮養蠶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邢祥森,過去在外從事建筑業,2014年5月返鄉流轉土地640畝,栽植桑苗36.7萬株,帶動周邊78戶群眾發展起了蠶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