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土門村新屋自然村,紅瓦黃墻的農房錯落有致,綠樹紅花相映成趣。“家鄉美得快讓人認不出來了!”村民張潔玲感慨。這番變化背后,離不開一支名為“互助工作隊”的志愿力量。
去年3月以來,為落實廣東省委關于“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部署要求,云浮市堅持黨建引領,探索在全市自然村組建互助工作隊。它是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由自然村黨小組發起,匯聚專業合作社成員、黨員骨干、熱心群眾等各方力量,義務投身村務治理。目前,全市已組建起7882支這樣的隊伍。
為確保這支隊伍能干事、干成事,云浮市精準賦能,出臺工作指引,明確帶頭開展互助幫扶服務、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鄉村綠化美化等9項職責。
在羅定市附城街道,互助工作隊化身政策宣講員,將征地拆遷政策宣傳到戶,推動46個村民小組在短短75天即完成深南高鐵相關地段征地;云安區高村鎮石牛村50名互助工作隊隊員主動扛起防火責任,加密巡查、嚴控火源,實現清明期間林區“零事故”……2024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工投勞整治亂堆亂放25.58萬處,清理生活垃圾1.87萬噸,疏通溝渠2445.04公里,美化綠化道路7234條。
然而,互助工作隊剛成立時,群眾參與熱情并不高,有的隊伍僅10人左右。如何讓群眾從“一旁看”轉向“一起干”?
云浮市充分發揮組織優勢,鎮村干部擔任互助工作隊指導員、聯絡員,充分利用地緣、人緣、親緣優勢,用“大白話”“小故事”向群眾宣傳政策。同時,強化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著普通隊員從打掃衛生、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雜草雜物、認領管護責任做起,一點一滴改善村莊環境,用實干身影召喚鄉親。
“我家庭院被命名為‘美麗庭院’后,額外獲得了75分獎勵。村里根據積分,打算把我列為后備干部培養,這讓我干勁更足了?!庇裟峡h大灣鎮榃葛村榃葛自然村互助工作隊隊員陳爛說。
組織搭舞臺,實干有奔頭。云浮創新出臺積分激勵機制等6項制度,同時加強政治吸納,將綜合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群眾滿意度高的隊員,納入村兩委干部、村民小組正副組長的儲備人選開展重點培養。這有效激發互助工作隊隊員干事創業的活力和廣大群眾的熱情,推動鄉村治理由“村里事”變成“家里事”。
如今,在云浮,越來越多的人自發以捐款捐物、出工出力等方式參與鄉村建設。全市互助工作隊隊伍已發展壯大為9.8萬人,其中黨員1.9萬人,社會力量與普通群眾7.9萬人。“作為本村人,能為美麗鄉村建設出一份力,這份成就感千金難換!”新屋自然村互助工作隊隊員、黨員張偉權說。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強化組織保障,在隊伍培育、精細管理、長效運作上深耕厚植,不斷激發廣大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不斷發展壯大互助工作隊這支志愿隊伍,讓鄉村更有活力、更加美麗。”云浮市相關負責人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8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