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雅安5月12日電(記者劉忠俊 何浠)5月12日,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四川省多個市(州)集中開展防災減災救災演練,通過演練檢驗了防災減災指揮機構運行機制,提升了基層先期處置和群眾自救互救能力。演練過程中,大型無人直升機、翼龍-2無人機、機器狗等救援裝備亮相。
演練現場一架大型無人直升機將救援物資和藥品等送往指定地點。記者劉忠俊攝據了解,此次四川省級演練模擬某地因災害造成人員被困,受災人員亟須緊急轉移安置,部分房屋損毀,山體崩塌、滑坡,基礎設施損毀,部分地區道路、電力、通信中斷。與此同時,樂山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涼山彝族自治州等市州、縣(市)也結合區域實際和重點模擬場景,合理設定災情背景。
演練按“分層指導、分級實施、突出重點、全面覆蓋”原則,通過“指揮部運行+實兵拉動+現場實操”等方式開展,參與演練的各類救援力量、干部群眾等總人數達14900余人,投入部分公路運力資源、指揮車輛和救援裝備器材。
記者注意到,針對基層先期處置、指揮部運行、實兵拉動、“三斷”極端場景應對、次生災害搶險救援等關鍵環節,演練設置了災情偵測快報、啟動應急響應、屬地政府應急動員、屬地先期應急處置、受災群眾安置、緊急醫療救援、省級應急力量增援等科目。科目設置,對受災地區的鄉鎮村組在災害初期群眾疏散、自救互救、災情檢查、傷員臨時救治、“三斷”情況下兜底通信保障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實戰驗證,并檢驗了學校、大型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在受災情況下人員疏散轉移的響應處置能力。
廢墟救援演練現場一只機器狗正在協助搜救。記者劉忠俊攝值得一提的是,演練過程中,航空救援手段、空天地人一體化監測預警體系、醫療救援設備、融合通信系統等集中亮相。并調派了2架直升機、1架大型固定翼無人機,組織“孤島”索降、直升機轉運“傷員”等演練,探索高山峽谷應急救援新手段,提升航空救援力量在復雜極端環境下的應急處置與協同作戰能力。同時,還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偵查、三維建模等多類技術,形成災前災后對比解譯分析,輔助現場指揮決策。
演練現場醫護人員將一名“重傷員”抬送上直升機送往異地救治。記者劉忠俊攝據悉,此次演練還組建了集“應急通信和無人機”于一體的應急通信重型隊,拓展“三斷”條件下空中投送急救藥品、重要物資的方法手段,整個演練持續時間長約10小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