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5月12日電 (記者 朱曉穎)2025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江蘇省地震局相關專家12日在南京介紹,江蘇持續推進地震預警發布終端建設部署,目前已部署近300臺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終端,主要安裝在政府及有關部門、中小學及幼兒園、醫院、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及燃氣企業等。
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資料圖)。江蘇省地震局 供圖據介紹,依托國家和江蘇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建設,江蘇省實現了分鐘級地震速報向秒級地震預警跨越;通過建設多渠道的信息發布平臺,不斷擴大地震預警信息覆蓋面,面向政府部門、社會公眾、特定行業等提供信息服務。
2021年,江蘇省出臺全國第一部專門規范地震預警工作的地方性法規《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地震預警管理的決定》。2024年6月16日起,江蘇省地方標準《地震預警信息發布》(DB32/T4799-2024)實施。與此同時,江蘇同步推進信息發布渠道的規范化、多元化建設。
在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的指導下,江蘇省地震局上線了“江蘇地震預警信息服務”微信小程序,作為全國首批上線公測的微信地震預警信息服務平臺,其于2024年7月起為公眾提供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目前用戶數近30萬。
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資料圖)。江蘇省地震局 供圖江蘇省地震局不斷探索、拓展預警信息服務應用場景,提供有針對性的“預警+”信息服務。例如,精準滿足軌道交通指揮中心的預警信息服務需求,評估城市地動對文物的影響,為海上風電設施安全提供定制化服務、保障海上風電生產運行安全等。
下一步,江蘇省地震局將持續建設具有江蘇特色的多渠道覆蓋、多手段對接、多場景應用、精準化推送的地震預警信息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地震安全保障服務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