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正式開幕 快看,越來越多的船舶 四海賓朋將會聚福州! 陳暖 攝 從“海上福州”到“海上福建” 如何培育向“新”力量?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打造“海上糧倉” 福州開創這項先河! 福州深入推進“百臺萬噸”深遠海養殖工程 開創福建深遠海裝備養殖先河 至今累計投放12臺(套)深遠海養殖平臺 2023年,福州漁業產值692億元 居全國第一 位于連江定海灣的深遠海養殖裝備“閩投1號”。原浩 攝 海帶、花蛤、海膽…… 福州培育的水產良種 不僅實現自給自足 還供應全國市場 連江海帶養殖基地。林雙偉 攝 海陸并進 福建融入全球貿易“朋友圈”! 平潭海峽大橋、 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接連建成 讓動車開進平潭島 讓福建沿海交通更發達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趙馬峰 攝 福建沿海一座座空港、海港 讓八閩大地 融入全球貿易“朋友圈” 江陰港。包華 攝 追風逐日 福州頻獲國際造船業大單 以馬尾造船、東南造船、 華東造船廠等龍頭企業引領 福州重點發展新能源電動船舶、 多用途海洋工程船、游艇等產業 頻獲國際造船業大單 福州高附加值船舶的建造技術 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馬尾造船廠。林雙偉 攝 福建馬尾造船等企業 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實現產品高端化、綠色化轉型 促進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前段時間,這些企業 還被央視《焦點訪談》報道了! 風馳電掣 海洋新興產業持續發力 福州大力發展海洋生物醫藥、 海上風電等新興產業 三峽風電產業園產品 廣泛應用于我國海上風電開發 還銷往歐洲市場 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 全球最大的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正式下線。池遠 攝 來自海洋的資源優勢 被福州充分利用 核、風、光等多種清潔能源加快發展 科創興海 打造海洋科創高地 福州構建“1+6+4” 特色海洋科創體系 高位嫁接6個海洋產業聯合研發中心 培育4個海洋創新集群高地 2023年新增涉海高新技術企業88家 總數達到238家 全省首個5G海上熱力大數據項目 海事大數據服務平臺等 海上數字化應用場景加快落地! 全息影像展示福州海洋經濟科創高地。池遠 攝 兩國雙園 建設新旗艦項目 2023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 設立中國—印度尼西亞 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 截至目前 福清元洪投資區已形成 與印尼合作項目69個、 總投資近800億元 “兩國雙園”將建設成為 共建“一帶一路”的新旗艦項目 和面向東盟國家開放合作的門戶平臺 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日新月異。林雙偉 攝 展聯世界 讓世界了解福建福州 世界航海裝備大會、 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 漁博會、全球招商大會等展覽展會 讓世界了解福建福州 讓福建福州走向世界 陳暖 攝 這些景點、演出 都與“海”有關 中國船政文化城核心區 對公眾開放參觀 中國首個折疊漸進式多維體驗劇 《最憶船政》在馬尾上演 《最憶船政》演出現場。林雙偉 攝 放眼整個福州 與“海”有關的 福州市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共23處 (國家級6處、省級17處) 可謂隨處可見! 展現定海村千年歷史的定海博物館。林雙偉 攝 鳥的天堂 稀有“國寶”成常客 就在昨天 閩江河口濕地核心區 發現兩只勺嘴鷸(yù) 這是今年秋季遷徙期至今 這里首次觀測到 這一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勺嘴鷸在閩江河口濕地覓食。閩江河口濕地管委會供圖 如今,這里已成為稀有“國寶”的常客 近年來,閩江河口濕地 先后入選“中國十大魅力濕地” “中華鳳頭燕鷗之鄉”“國家重要濕地” 2023年正式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閩江河口濕地飛鳥翩躚。陳瑞霖 攝 同時,福州在沿海 “新造、改造、封育” 約30萬畝防護林 完成全國首宗海洋漁業碳匯交易 福州新區濱海新城岸段沿海防護林。陳捷陽 攝 福州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編輯 林學晨 審核 申哲 監制 王新 吳文霖“藍色糧倉”有顆強勁“福州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