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逯風暴 黑宏偉
10月29日,天還沒黑,高昌區火焰山鎮巴達木村吐瑪市場又迎來一波高峰。“火焰山古麗孜拜著名黃面烤肉店”內已坐滿了游客,沒有位置的游客索性排起了隊,大家邊等待美食,邊討論著游玩的樂事。
10月29日下午,高昌區火焰山鎮巴達木村吐瑪市場商鋪已做好了迎接旅客的準備。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逯風暴 攝
曾經自發形成的吐瑪市場已遠近聞名,黃面、烤肉、烤包子、抓飯等各類特色美食讓游客流連忘返,被稱為“網紅一條街”。
吐瑪市場影響力日漸擴大,火焰山鎮在此基礎上發展鄉村旅游,在提升基礎設施同時,深入挖掘當地文化,“塑形”又“鑄魂”,以文興旅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當天,2024自治區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團走進火焰山鎮,看文旅融合下鄉村旅游如何繁榮發展。
從高昌區向東40公里,即到巴達木村。村莊東通吐峪溝旅游景區,西靠阿斯塔那古墓群,北臨火焰山、千佛洞,南接世界文化遺產高昌故城,地理位置優越、旅游資源豐富。
各方游客經此路過,總會停下來品嘗當地美食。
隨著游客數量不斷增加,吐瑪市場設施老化、布局不合理、環境衛生差等問題凸顯,影響游客的購物和就餐體驗。
“有網友吐槽‘美食好吃停車難,景色好看如廁難’,我們聽后心里不是滋味。”火焰山鎮黨委書記高強杰說。
升級改造勢在必行。
上半年,火焰山鎮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對巴達木村道路、污水管網及防滲渠等關鍵設施全面改造提升。還修建了占地1.2萬平方米大型停車場和2個公共衛生間,解決游客停車難、如廁難。
文化是一個地區高質量發展軟實力。“旅游不只吃喝玩樂,全鎮有豐富的非遺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得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帶動旅游興盛。”高強杰說。
火焰山鎮一方面組織村民外出參觀學習先進典型,動員村民對自家房屋進行改造,共同提升鎮區環境。引導村民拿出瓷盤、瓷碗、陶罐、民族服飾以及各種老物件等,裝飾自家房屋,讓整個村莊更具特色。
走在巴達木村,家家門前擺放著鮮花,外墻上掛著不同的照片,有的是火焰山和高昌故城景色,有的是巴達木東墓群。門上或粉刷多彩顏色,或畫上山水。每一條街巷都有不同主題,如甜蜜巷,以哈密瓜為主題;民俗巷,展示少數民族服飾、掛毯等;法治巷,宣傳依法治國內容;葡萄巷,展示當地葡萄和文化。
“游客進來,忍不住拍照、詢問某個文化符號,就實現了‘美食暖胃、文化聚人心’效果。”高強杰說。
以文興旅見到成效。1月至10月,火焰山鎮游客接待量達200余萬人次,實現各類收入1100余萬元,比往年均有明顯增加。
巴達木村村民瑪日依木汗·吾斯曼利用自家閑置房屋開了村里第一家民宿,5月開業至今入住的游客絡繹不絕,“收入5萬多元,我還把一部分顧客分給鄰居,大家一起掙錢。”她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