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9月22日電 新臺幣對美元匯率在14日跌破31元整數關后,22日在外資大舉匯出下重貶0.176元,收31.616元,再創逾三年新低。
綜合中時新聞網、中央社等媒體報道,當日新臺幣走貶與美聯儲于北京時間22日凌晨再度宣布加息、且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有關。中時新聞網報道指,在此情形下,貶破“31”字頭恐怕只是開始,市場已出現將貶至33.5元的心理準備,甚至有企業界人士認為,匯價恐一路貶至34元。
臺灣臺新國際商業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近日表示,新臺幣直至年底估計都處在“易貶難升”格局。除美聯儲連續升息的影響外,近期亞洲貨幣普遍走弱,新臺幣只能跟進貶值,以免丟失出口訂單。此外,兩岸局勢愈發緊張,也增加新臺幣走貶可能。
中央社報道指出,新臺幣匯率連續下挫,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未必如一些出口商想象的那樣樂觀,因主要競爭對手韓國等經濟體的貨幣貶值幅度甚至超過新臺幣,這將導致臺灣出口商更難搶得訂單。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日前表示,由于近期日元等貨幣貶幅更大,臺灣機械設備廠商的海外接單能力已受到嚴重影響。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匯率是雙刃劍,貶值有利出口競爭力,但會使原物料等的進口成本上升,也不利于控制通脹。雖然臺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但在全球需求走弱、新臺幣貶值幅度不及競爭對手的情形下,他持平看待新臺幣走貶對臺灣經濟的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