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月20日電 (記者 李佩珊)“我們在財政收支矛盾加劇的特殊情況下,仍將75%以上財力用于民生事業,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10個方面28項民生實事全面完成。”1月2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咸輝在銀川表示。
當天,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銀川開幕,咸輝作政府工作報告。當談及將75%以上財力用于民生事業時,現場響起了熱烈掌聲。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式現場,代表聆聽政府工作報告。 于晶 攝2021年以來,寧夏聚焦四大提升行動,加快步伐改善人民生活。
咸輝表示,為推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寧夏抓好產業、就業、社會融入3件事,移民收入增幅快于農民收入,“一村一年一事”行動獲得中央農辦通報表揚。同時,寧夏制定“靈活就業13條”,城鎮新增就業8.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1.3萬人。
2021年,寧夏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92%,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普通高中大班額基本消除,“互聯網+教育”經驗在全國推廣。同時,寧夏實現了城市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全覆蓋,二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縣域內就診率達90%。
持續調增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醫保、低保標準,連續17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在一系列惠民政策實施之下,寧夏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04元、增長8.4%,其中城鎮38291元、農村15337元,分別增長7.2%和10.4%,民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加。
“我們將始終聚焦共同富裕,筑牢民生底線,提升民生水平,既做大‘蛋糕’,更分好‘蛋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咸輝表示,2022年,寧夏將繼續深入實施“四大提升行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統籌安排資金70億元,繼續辦好人居環境、飲水安全等10個方面28項民生實事。
“今年,我們將確保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5萬人。我們將新增幼兒園學位2600個,新改建中小學校舍14萬平方米,培育自治區級特色普通高中10所。同時,我們將確保城市低保標準每人每月提高50元,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提高960元,拓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擴大藥品、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減輕病患用藥負擔,繼續對城鎮低保和農村適齡婦女進行‘兩癌’免費篩查,對符合救助條件的患者每位補助1萬元。”咸輝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