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9月21日電 (記者 張強)“網聚美好安徽·決戰脫貧攻堅”網絡主題活動21日在合肥啟動。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陶明倫出席并講話。
陶明倫說,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節點,安徽舉辦這場網絡主題活動,意義重大、正當其時。網絡媒體要發揮全網覆蓋、多媒聯動、上下貫通、波次推進的傳播優勢,把安徽決戰脫貧攻堅的故事講述好,把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文章書寫好,為美好安徽建設提供輿論支持、凝聚廣泛共識。
中央及有關省市20多家網絡媒體參加此次活動,安徽省內網絡媒體全程聯動,將開展為期5天集中采訪,對安徽脫貧攻堅進行一輪巡禮式報道。
安徽省是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省份,有國家級貧困縣20個、省級貧困縣11個,2014年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8萬戶484萬人;貧困發生率9.1%;3000個貧困村。
2014年以來,安徽省累計標注脫貧177.75萬戶473.78萬人,年均減少貧困人口78.96萬人;加上歷年動態調整,年均減少貧困人口超過80萬人;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還有貧困人口8.7萬人。同時,貧困發生率由建檔立卡時的9.1%降至2019年底的0.16%,年均下降1.49%,貧困人口識別準確率和退出準確率均保持高質量。
2020年4月底,安徽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3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13年底的0.53億元,增長到2019年底的6.72億元,村均由1.76萬元增長到22.4萬元,增長12.72倍。
安徽省政府副秘書長、安徽省扶貧辦主任江洪介紹,今年以來,安徽緊盯大別山等革命老區、皖北地區、沿淮行蓄洪區以及剩余未脫貧人口,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
受今年入梅以來持續強降雨影響,截至9月15日,安徽省受災貧困群眾共104951戶311037人、邊緣戶2903戶9559人。災情發生后,安徽迅速部署安排,加強監測預警,及時救助幫扶,堅持因戶因人分類施策,大力實施夏季作物早秋補、糧食作物蔬菜補、牲畜損失家禽補、產業損失就業補等措施,全力指導受災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目前未出現因災致貧返貧。
下一步,安徽將以未脫貧戶、脫貧監測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因災返貧戶為重點,進一步優化“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強化精準幫扶,強化特困群體兜底保障,有效防范返貧致貧,確保如期脫貧不少“一戶一人”;確保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全力化解疫情汛情影響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