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薩9月18日電 題:藏傳佛教高僧大德:中央為西藏宗教發展指明“正見”
作者 江飛波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部分重點提出的內容讓我印象深刻:要挖掘、整理、宣傳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引導各族群眾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來……”近日,西藏山南桑耶寺赤松五明堪布達娃次仁對中新社記者稱,他所在的桑耶寺便是一座見證了西藏佛教與中原文化融合發展的千年古剎。
他認為,此次座談會提出的“必須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須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等內容為西藏宗教發展指明了“正見”。
始建于公元8世紀的桑耶寺位于雅魯藏布江中游,寺內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觀進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漢及南亞風格。達娃次仁介紹,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備佛、法、僧三寶的寺院,在藏傳佛教界擁有崇高的地位。
他說,近5年來,西藏官方先后投入約1億元人民幣,對桑耶寺各佛殿、佛塔、修行洞等進行保護性修繕,且寺廟的僧人均納入社保體系。“上世紀,信眾經濟條件有限,供養的物資也不豐富,僧人們日子過得清苦。”達娃次仁說,如今僧人們衣食無憂,可以專心修行、弘揚佛法。
“之前信眾來朝佛,大多只能從桑耶渡口坐船過來,路途顛簸。現在桑耶寺已經通了高速公路?!边_娃次仁還提到了西藏著名的青樸修行地,目前該地有250余位修行者和居士等,其中部分是來自中國內地的漢族信眾。
日喀則薩迦寺擁有900多年歷史,該寺金剛上師班典頓玉系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副會長,今年56歲的他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最早“走出高原”的僧才之一。
“上世紀90年代,我到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學習。我記得大約是2003年,我擁有了第一臺翻蓋式手機,此后我還學會了上網。”班典頓玉說,那時就覺得,世界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藏傳佛教要與時俱進才不會落后于時代。
他向記者展示出差訪學時攜帶的筆記本電腦,“我的文件、文檔都是自己用電腦處理?!卑嗟漕D玉說,近年,他陸續在整理薩迦寺的古籍。“我整理了兩套關于薩迦寺的文集文獻,均已正式出版上市。這些文集文獻的出版,對于薩迦寺的文化保護和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p>
班典頓玉還擔任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藏文高級編輯,他認為,通過近年來政府保護資金的充足投入,以及相關措施的出臺,西藏各寺廟的古籍文獻正處于最好的保護時期。
拉薩市林周縣赤龍寺第七世曲仲活佛是位“80后”,屬藏傳佛教噶舉派。他說,自己出生于林周縣農牧民家庭,自小出家,于2007年被正式認定為第七世曲仲活佛。
曲仲認為,此次座談會提出的“必須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對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現實情況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他說,活佛轉世制度系噶舉派創始于13世紀,此后被格魯派借用。1653年,清朝順治皇帝冊封五世達賴;1731年,康熙皇帝冊封五世班禪。清朝政府由此正式確認了達賴和班禪活佛系統的名號及地位。
按照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達賴和班禪的轉世事務必須經打卦觀湖、國內尋訪、金瓶掣簽等一系列程序,最后報請中央政府批準。
曲仲說,活佛轉世必須依法依規開展,只有堅持遵循歷史定制原則才能確?;罘疝D世系統的健康傳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