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以“弘揚‘上海精神’,促進可持續交通合作”為主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在天津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并簽署了《上合組織成員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關于“絲路驛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紀要》,將進一步加強區域互聯互通合作。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新華社天津7月2日電(記者葉昊鳴、劉惟真)以“弘揚‘上海精神’,促進可持續交通合作”為主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2日在天津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并簽署了《上合組織成員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關于“絲路驛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紀要》,將進一步加強區域互聯互通合作。
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表示,中方倡議上合組織各方合作建設“絲路驛站”,為從事區域內國際道路運輸的司機提供停車休息、熱水供應等必要的服務保障。
當前,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國際道路運輸合作越來越密切,跨境客貨運輸日益增長。與此同時,沿線司機休息站、補給站、維修站等服務配套設施欠缺的問題日益凸顯,國際貨車司機疲勞駕駛的風險增高、運輸效率低下。
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亞太事務處處長陳星森介紹,“絲路驛站”有助于減少司機群體疲勞駕駛的風險,保障行車安全,可以滿足司機群體“吃口熱飯、喝口熱水,洗個熱水澡、睡個安穩覺”的基本訴求,體現了對這一群體的人文關懷。與此同時,“絲路驛站”在建設過程中將融入當地文化特色,建設成為展示各國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和友好合作精神的窗口,促進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文化交流合作。
據悉,來自巴基斯坦、蒙古國、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人參會。會上,各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人還就加快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加快中吉烏鐵路和中哈第三條鐵路通道建設、持續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多式聯運交通走廊和物流中心、推行國際道路運輸行車許可證電子化等交通運輸領域方面合作深入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