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15日電(記者賀書琛)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賽罕錫力嘎查,牧民畢力格圖新購進的3臺設備運轉不停,將干稻草加工成一捆捆稻草簾。在不遠處的沙窩子上,一排排草方格向遠處延伸。牧民們將稻草簾插在沙子里,用“黃金甲”固定住了“流動沙”。
賽罕錫力嘎查緊鄰中蒙邊境線,預計今年將治理約2萬畝荒漠化土地。畢力格圖聯合5戶牧民成立了合作社,投資30多萬元購進設備,承接圍欄封育和固沙項目。
“今年4月8日開始,預計前期固沙工程45天。”畢力格圖介紹,他雇傭了54位牧民,平均每人一天收入約200元,預計今年通過項目帶動牧民每人增收近2萬元。
蘇尼特右旗地處渾善達克沙地西緣,沙區牧民4676人。長期以來,當地積極探索保護生態與改善民生如何“兩不誤”。2024年,依托“以工代賑”“投工投勞”政策,蘇尼特右旗組織沙區牧民參與治沙,通過承擔項目、租賃房屋機械設備等方式獲得收入。
去年9月,蘇尼特右旗敖倫淖爾嘎查牧民高娃將閑置牛棚改造成了生產車間,配備10臺自動化草簾編織設備,至今已完成700萬米稻草簾訂單,實現凈利潤24萬元,吸納50余名農牧民就業,帶動牧民增收105萬元。牧民烏云其木格在加工車間打工,一年來除了勞務收入5000多元,政府還給她發放每月500元的補貼,“實現了顧家、治沙、掙錢三不誤。”
“我們將簡易防沙治沙工程交給牧民,通過以工代賑方式讓牧民參與治沙,增加牧民收入?!碧K尼特右旗林業和草原局局長任志忠介紹,今年全旗預計治沙約110萬畝,其中牧民參與治沙面積約占70%,預計向牧民支付的管護費和務工費約占工程款總額30%,全旗近2000名牧民將由此獲益。
渾善達克沙地上工人們在加緊治沙。新華社記者 賀書琛 攝
據了解,錫林郭勒盟是渾善達克沙地治理的主陣地,盟內的渾善達克沙地面積為4809.5萬畝,占渾善達克沙地總面積的83%。
2024年,錫林郭勒盟完成沙地治理約379萬畝?!敖衲晡覀冇媱澩顿Y19.05億元,完成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林草生態建設任務566萬畝?!卞a林郭勒盟林業和草原局局長烏日根巴雅爾說,錫林郭勒盟采取多元治理機制,確定“誰的草場誰申請、誰治理、誰管護、誰受益”的原則,通過以工代賑、先建后補等機制,充分調動農牧民參與沙地治理的積極性。
2024年,錫林郭勒盟有137個農牧民合作組織、6000余名農牧民參與沙地治理,承擔建設任務占工程總任務的70%以上,人均增收約1.2萬元。
圖為渾善達克沙地治理現場。新華社記者 賀書琛 攝
“簡易項目靠牧民,遇到困難用科技?!比沃局医榻B,如今通過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利用多種機制讓多方參與治沙產業,推動科技手段在治沙中應用,不僅降低了治沙的成本,更提升了防沙治沙的效率。
在緊鄰邊境的沙地上,不少沙丘人工栽植沙障、播種難度大,無人機飛播、牽引式沙障車、荒漠化綜合治理機器人等科技治沙手段派上用場,極大提升了治沙效率。蘇尼特右旗林業工作站站長弓志強介紹:“以前人工每天栽植沙障約兩畝,機器效率翻了2至3倍。人工播撒草種一天僅約一畝,無人機的效率是人工的200到300倍?!?/p>
“錫林郭勒盟充分調動社會資源,提升沙地治理能力?!睘跞崭脱艩柦榻B,錫林郭勒盟積極發展與沙地治理相關的育苗育種產業,就地就近采購樹種、草種、沙障等治理材料,進一步降低采購成本?!敖刂聊壳?,全盟144個種苗生產經營市場主體,共提供種苗2700萬株、黃柳插條1.14億株。”烏日根巴雅爾說。
此外,錫林郭勒盟與中國農科院草原研究所聯合建立“博士服務站”,大力推廣沙地疏林草原保護建設調控技術和退化植被種群更新復壯技術,建立沙化土地修復示范區2個,總規模達到1萬畝以上。通過各項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錫林郭勒盟治沙整體效率提高30%左右,渾善達克沙地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