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5月10日電 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發表題為《覺得與中國的貿易戰現在已經夠糟了嗎?那就等著瞧吧》的文章指出,美國政府對中國采取的關稅政策是“先開槍,后思考”,美國與中國“脫鉤”的代價將是經濟下滑、社會混亂,甚至更糟糕。文章摘要如下:
美國似乎已經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展開了一場貿易戰。兩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的近45%,貿易總額占全球20%以上。美國幾乎是在缺乏充分計劃和深思熟慮的情況下,挑起這場戰爭。
美國進口的智能手機和電腦顯示器中有超過80%和78%來自中國。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美國能找到新的供應商嗎?與此同時,中國從美國進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大豆和豬肉,卻可以輕易地從其他國家購買。
減少兩國經濟聯系真的能降低戰略風險嗎?首先,兩國經濟的“脫鉤”會讓美國變得更窮。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因對華加征關稅比原本下降1.4個百分點,意味著每年數千億美元的財富損失。此外,隨著企業調整供應鏈,通貨膨脹隨之而來;專業化程度下降導致生產力損失;被破壞的創新生態系統導致更高的機會成本。
任何美方行動都會引發中方反應。以技術為例,盡管美方限制中方獲得尖端芯片,但這樣做是否有效呢?在芯片制造和人工智能領域,中國企業如華為和深度求索(DeepSeek)似乎能夠生產接近尖端的技術成果,而成本還遠低于美國。
如果美國和中國之間幾乎沒有經濟關系,那么世界會是什么樣子?讓兩國在經濟上深度交織——進行貿易、投資和互動——是一種可以緩和沖突的力量。從歷史上看,制裁、關稅、“脫鉤”和孤立,從來不會帶來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