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題:推動中俄關系邁向更加成熟和堅韌的明天
新華社評論員
5月的莫斯科天高云闊,在這“梨花開遍了天涯”的季節,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舉行了深入友好、富有成果的會談,就中俄關系和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許多新的重要共識。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之際關于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共同見證中俄雙方交換2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為中俄關系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鄰居,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中俄關系具有清晰歷史邏輯、強大內生動力、深厚文明底蘊。雙方已經成功探索出一條相鄰大國的正確相處之道,打造了以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為內核的新時代中俄戰略協作精神。中俄關系堅持元首戰略引領,兩國元首保持密切溝通,10多年來在不同場合會面已超過40次,為新時代中俄關系發展提供堅實戰略保障,樹立了新型大國關系和相鄰國家關系的典范。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特殊的時間節點,見證中俄關系發展新的歷史時刻。在兩國元首把舵領航下,中俄堅定不移深化戰略協作,推動中俄關系穩定、健康、高水平發展。
堅持世代友好,做百煉成鋼的真朋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俄兩國人民并肩作戰、相互支援,用鮮血和生命凝結的深厚情誼,成為中俄世代友好的不竭源泉。今天,中俄堅持以相互尊重為根本,始終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不斷深化政治互信,密切戰略協作,讓雙邊關系持續煥發新活力,邁向更加成熟和堅韌的明天。
堅持互利共贏,做彼此成就的好伙伴。在發展振興道路上同行,中俄務實合作紐帶越系越牢。2024年兩國貿易額達2448億美元,中國連續15年保持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俄羅斯天然氣進入中國千家萬戶,中國汽車行駛在俄羅斯大街小巷,經貿、能源、農業、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領域高質量互利合作不斷拓展;人文交流和地方交往越來越紅火,教育、電影、旅游、體育等合作不斷加強,促進深層次民心相通……堅持合作大方向,繼續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讓合作“穩”的基礎更堅實、“進”的動能更充足,讓中俄互利合作的“高速列車”浩蕩前行,不斷夯實全面戰略協作的基礎,更好造福兩國人民,為全球發展注入更強勁動能。
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持續發展和深化中俄關系,是傳承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應有之義,是雙方彼此成就的必然選擇,也是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時代呼喚。作為國際社會的穩定、積極、進步力量,中俄堅持公平正義,做國際秩序的捍衛者,堅決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持續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同為世界大國和重要新興市場國家,中俄堅持和衷共濟,做全球治理的引領者,加強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平臺的協作,堅守真正的多邊主義,引領全球治理正確方向,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穿越歷史風云,中俄友好情誼“如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似伏爾加河寬廣深沉”。今天,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中俄兩國牢牢把握雙邊關系前進方向和人類社會發展大勢,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戰略協作,就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兩國實現各自發展振興,阻擋不了中俄世代友好的民心所向,阻擋不了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俄兩國風雨同渡、關山共越,全面提升中俄關系的高度、維度、韌度,必將為世界和平和安全注入更多穩定性,為全球發展繁榮提供更強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