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亡其政,先亂其軍。欲亂其軍,先惑其心。”抹黑英雄是敵對勢力禍國亂軍最廉價、最奏效、最常用的手段。這些卑劣的伎倆,和當年搞垮蘇聯時如出一轍。蘇聯解體前夕,從黨的領袖到戰斗英雄,一個個被攻擊、丑化和污蔑。結果,一個擁有核武器的軍事和經濟大國,沒有倒在真刀真槍的戰場上,卻敗在看不見硝煙的輿論場上。不能不說,“這個比槍炮更要管用”。如果聽任別有用心之徒丑化我們的民族英雄、矮化我們的民族精神、分化我們的社會共識、虛化我們的黨史軍史,蘇聯的解體就是前車之鑒。
軍事防線不穩固一打就垮,思想防線不穩固不打自垮。捍衛英雄,就是捍衛我們的思想陣地和精神家園。現在,網絡已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成為人心爭奪的主陣地。敵對勢力利用互聯網“扳倒中國”的企圖昭然若揭,通過詆毀英雄實施“顏色革命”的伎倆路人皆知,而且隨著我國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這種情勢會越來越嚴峻。捍衛英雄,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捍衛英雄與抹黑英雄,是一場固根與拔根、鑄魂與蛀魂的生死戰。我們不能輸也輸不起,不能退也退不得。只有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常補紅色營養,爭當紅色傳人,才能打贏意識形態斗爭的“上甘嶺戰役”。(記者 吳 敏 通訊員 滕征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