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種種高消費現象。逢年過節請客吃飯,要擺一桌萬元的滿漢全席;結婚生子為顯闊氣,要請所有朋友來場百桌大宴;逛街買衣不進小店,要進商場買回千元服裝……如今,這股風已經吹進了“象牙塔”,一些高校“貧困生”拿著國家助學金,卻玩起了高消費。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改善,很多大學生開始盲目追求高消費,認為擁有高價物品便很榮耀,如今很多家境情況不太好的大學生由于缺乏自制力也開始鋪張浪費,其現狀令人擔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服裝消費。隨著中國社會助于市場經濟的不斷改革和發展,品牌效應日益顯得突出,大學生在日常消費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種觀念:衣服要穿美特斯邦威,穿鞋要穿李寧、特步,很多貧困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漸漸受到這種消費觀念的感染,一種不平衡的心理也油然而生,為什么你穿名牌服裝,我卻衣衫襤褸,買上一身名牌服裝來提高自己形象。
娛樂消費。如今的大學生大都喜歡娛樂,在節假日約上幾個朋友或是上網,或是去KTV唱歌,或是游山玩水。貧困生從不進網吧,到進網吧學習,最后玩起了網游包起了夜機;貧困生從不去KTV到偶爾受同學邀請逛了一次,最后自己辦起了會員卡。
吃喝消費。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學生逐漸開始注重加強友誼,而在一起吃飯喝酒便成為他們加強人際關系的一項重要手段。很多貧困生性格比較內斂,跟同學缺少溝通,他們往往會選擇隨從大家,每人將吃喝費用均分,有些貧困生甚至在自己過生日時,擺幾桌酒席請客吃飯,種種用于吃喝方面的費用累加起來對于一個貧困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相當一部分所謂的“貧困生”每月消費均在七百元以上,少數竟然達到了千元以上,而真正的貧困生每月生活費只有三百元。他們每學期用于服裝、娛樂、酒桌上的消費總共約為700元左右,而他們每學期拿到的國家助學金為750元。如此看來,貧困生的高消費竟然是國家為其買單。
高校貧困生的高消費是一種新的不良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本人、家庭、學校、社會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社會環境的影響,導致一些貧困生漸漸開始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怕別人笑話自己穿的爛,吃的沒檔次,他們往往買一些名牌服裝來武裝自己,進一些高檔一點的餐館吃喝消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而國家貸款或是助學金就成了他們高消費的一項重要資金來源,但究其根本,還是由于這些學生無法正確認清自己,虛榮心惹了禍。另外,很多高校在助學金評選過程中,只注重學生上交的書面材料,去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核實其信息的真實性,致使很多不貧困的學生鉆了空子。
國家發放助學金本是一項惠民政策,高校一些貧困生卻拿著國家的錢玩高消費,這種不良現象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影響教育發展大局。大學生必須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充分認識鋪張浪費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切勿讓虛榮心害了自己。另外,高校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很多學校對于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貧困生的心理狀況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些學校應該加強并且完善國家助學金監管體制,對在評選過程中出現的“走后門”現象堅決制止,加大信息落實工作,堅決杜絕評選過程中出現“鉆空子’現象。(實習編輯 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