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土生土長的瀏陽本地人大都知道瀏陽這地方的第一批花炮老板,原來都是農民或是基層政府人員。一位花炮老板揭密說,其實最早的這批人,致富沒有秘密,最重要的就是吃苦。想起當年花炮廠發生事故,這位老板失去了兒子、兒媳和未出世的孫子。在經營中,他曾被騙去幾百萬貨款,那是他的全部財產。變得一無所有,他用各種辦法搞到錢再起家。如今的他已身價好幾百萬.
在花炮老板們中間流傳著一個故事,有個老板同時買了三輛車,1輛奔馳和2輛寶馬。沒過多久稅務部門的人就上門查賬,結果查出他的花炮廠偷稅,被罰了一大筆錢。2006年,常住人口30多萬的瀏陽市建起了第一座五星級酒店。這當然不是為普通人建的。一名花炮老板說,這家酒店是他們的根據地,與客戶談生意或者吃飯大都選擇在這里。花炮老板們在這里的消費一次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對于他們來說,這個酒店已經成為一種象征,或者說是面子。因為花炮,瀏陽曾長時間占據湖南經濟發達縣級市頭名。據統計,到2010年,花炮產業集群銷售總額達到124.58億,占全市財政收入30%,撐起了瀏陽市經濟的半壁江山。
瀏陽大瑤鎮更是“十家九炮”。這個花炮產業鏈最完整的鄉鎮,約有70多家花炮廠,若干火藥廠、引線廠、造紙廠。常住人口5萬多的鎮上,有大約4萬人從事著與花炮及其相關的產業。隨著時代變遷,花炮行業的發展遇到了各種制約。而過去的許多年,與花炮相關的安全事故,在瀏陽不斷發生。幾死幾傷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管理部門希望通過行業整合,淘汰產能、技術落后的企業,朝生產全機械化發展,以此解決勞動力短缺和生產安全的問題。不過,這個進程緩慢。這里面有投入的問題。“比如一個禮花彈生產線,全機械化開發成本最少要2000萬。我們要考慮成本與收益的問題。而且有些工序,必須要人工來做。”一名花炮老板說。也還有技術研發的問題。花炮老板王明(化名)曾花巨大精力研發出一種新的機器,很快就被別的廠偷學過去,并且對方解決了他沒有解決的問題。不得已,王明又花錢從對方那里買了專利。“沒人愿意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大家寧愿等著別人來開發。”花炮是傳統手工制造業,行業內的技術開發,多是技術工人轉作研究開發者,缺乏理論支持。專業研發團隊和資金的缺乏,導致整個行業創新力不夠,科技含量不高。瀏陽市花炮局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曾四處尋找專業人員,為花炮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不過他們發現,這個行業專業人才并不是太多。
煙花炮竹之所以這么地暢銷,主要是我國千百年來的一種文化的傳承,而且我們也可在艷麗的焰火中大飽眼福.但是,空中的煙花瞬間綻放美麗讓人炫目,但倘若人們若無安全意識,本應絢麗的風景也可能給你帶來危險。在湖南瀏陽,其花炮產業占據瀏陽市經濟半壁江山。 隨著產業升級的迫切需要,瀏陽花炮行業正在進行資源整合。管理部門期待通過整合,帶來產業升級,并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作為瀏陽的招牌,花炮產業帶來瀏陽經濟的發展,帶來五星級酒店,越來越奢華的汽車和接近省會的高房價。不過,花炮作為可以“爆炸”的行業,其發展也一直存在隱患。花炮行業,是否會有一個絢爛的未來,是花炮老板們正在集體思考的問題。
”花炮行業要增進公眾對燃放方法知識的了解,對花炮文化的了解,增加行業美譽度”——滿地紅金典鞭炮機公司李總在滿地紅金典鞭炮機的李總看來,這個行業的發展,也跟“聲譽”和輿論密切相關。北京奧運會期間,29個煙花大腳印,絢麗地踩過夜空,這是瀏陽花炮令人驚艷的時候。2009年央視大樓違規燃放煙花后的熊熊火光,這又是瀏陽煙花尷尬的時刻。而更尷尬的時候,自然是花炮廠發生爆炸的時候。“每出一次事故,政策就發生調整。”周總認為,出事故的是不按規范操作的企業,相對全部生產企業,真正出事的并不多,出了事全部調整,有不合理之處。而對于燃放中發生的事故,花炮老板們認為,多是違規操作所致。他們稱,普通煙花按說明燃放是安全的,大型煙花由專業人士按照規定燃放也是安全的。
花炮文化雖有千年歷史,但人們并不怎么了解安全燃放知識,只是在發生事故后產生恐懼。瀏陽花炮行業的整合正在進行中。“十二五”期間,瀏陽的花炮廠將由現在900多家,減少到600家左右。相關的管理部門也認為整合優質資源、促進花炮產業升級是花炮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