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聯合多部門組織實施的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專項整治正在各地開展,大批造假案例被曝光。
這些造假案例顯示,目前,在一些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隱蔽、高科技作弊手段被大量使用,一些企業非法生產、銷售、使用機動車作弊裝置,作弊行為仍然猖獗,甚至形成機動車作弊檢驗設備“設計研發—制作銷售—站點檢測—中介服務—車輛維修”全產業鏈作弊鏈條。
業內專家表示,機動車檢測機構是把握機動車尾氣超標排放的關口,必須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檢測,確保檢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目前,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魚龍混雜、坑蒙拐騙問題較為嚴重,應通過專項整治對該領域第三方機構進行“洗牌”。
規?;撟骷?,并向全國蔓延
據生態環境部執法局通報,前不久,浙江省紹興市生態環境局發現,諸暨市某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多條檢測線存在不同車輛軟件標定識別碼(CAL ID)和標準校驗號(CVN)一致、復檢車輛通過率異常偏高問題,存在規?;撟骷傧右伞?/p>
之后,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立即會同省公安廳,指導紹興市生態環境和公安部門對案件開展聯合偵辦。偵查發現,2023年7月,該檢測公司購買作弊電源板,替換尾氣檢測儀內部電源板,并設置不同檔位,可等比例減小尾氣排放檢測結果,為4000余輛機動車出具了虛假合格報告,非法獲利超過120萬元。
檢查還發現,自2020年1月以來,該檢測公司12名員工通過網絡經銷商購買機動車車載排放診斷系統(OBD)作弊器。為規避監管,上述人員在檢測機構外部的修理廠中,先使用OBD作弊器消除待檢車輛故障碼,然后再進入檢測線,確保一次性通過檢驗。此外,還采用以泡沫球堵塞排氣管、臨時加裝三元催化器等多種方式,使不合格車輛違法通過檢驗。
某機動車檢測公司使用作弊電源板。資料來源:生態環境部這批作弊電源板從哪里來的、誰生產的?溯源摸排發現,該公司使用的設備制造商為浙江某科技公司,其華東地區售后維修人員委托廣州公司技術人員研制生產了排氣分析儀內嵌的作弊芯片電源板,并配套手機遙控APP軟件,擅自更改尾氣檢測數據。2023年2月起,以每臺8000—15000元的價格向全國機動車檢驗機構兜售尾氣檢測作弊電源板,總銷售金額超20萬元。
1月4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24年第二批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案例介紹,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分局執法人員檢查中發現,某機動車檢測公司在檢測過程中,采用加載減速法檢測車輛時,輪邊功率掃描過程和K值測試階段油門踏板未處于全開位置,未依據法定的檢測方法、檢測標準對機動車排氣污染進行檢測,存在違規檢測行為;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鹽田管理局執法人員對深圳市某物流有限公司一輛貨柜車檢查發現,該車輛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后處理系統的傳感器有墊高螺絲,并改裝了機動車排放后處理污染控制裝置。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1月3日發布的第四批機動車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違法行為典型案例介紹,某機動車檢測站有限公司檢測車輛取樣管未正常連接檢測設備,而是通過三通串聯方式,連接到替檢車輛,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某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擅自放寬檢驗判定標準,應該使用雙怠速法檢測,實際使用自由加速法進行檢測,并出具虛假檢驗合格報告。
違規行為越發隱蔽,加大辦案難度
《機動車排放定期檢驗規范》規定,機動車檢驗機構使用排氣分析儀時應避免干擾檢驗結果、弄虛作假的行為,檢驗設備不得連接與檢驗無關的物品;根據《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載減速法)》《汽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及簡易工況法)》等標準規范,檢驗機構未經主管部門認可不得擅自增加違反標準功能的軟件參數。
上述檢驗規范還規定,檢驗過程中采樣探頭插入排氣管深度應大于40cm,發動機應滿足檢驗工況轉速要求,對具有明顯可見煙度的車輛應判定為不合格,對兩驅車輛應采用工況法檢驗。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一些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違法違規行為越發隱蔽,加大了執法人員辦案難度。
廣東省陽江市生態環境局利用“天地人車”機動車排放監管平臺開展巡查時發現,屬于同一實際控制人的4家檢驗機構出具的報告中,大量不同車型車輛存在相同的車輛軟件標定識別碼和標準校驗號。
某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使用OBD作弊器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 資料來源:生態環境部考慮到案件涉及企業多、影響廣,陽江市生態環境局立即會同市公安局,抽調13名骨干專家成立專案組,連續20天開展證據采集和專案研判,調取1萬余條數據和5000余個視頻記錄,對4家檢驗機構過程數據和視頻監控進行比對分析。最終出動警力及執法人員250余人,對4家檢驗機構統一收網。
經調查,4家機構通過使用OBD作弊器、替車替氣檢驗和修改軟件參數等多種方式,為5000余輛外觀檢驗和排放檢驗不合格的機動車出具虛假合格檢驗報告。陽江市公安局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36人,繳獲OBD模擬器、電腦主機、尾氣轉換三通閥和替檢車輛等大批作案工具。
專家介紹,檢驗機構通過使用OBD屏蔽器,可以清除因污染控制裝置不正常導致的故障碼,并直接模擬生成虛假的軟件標定識別碼和軟件標定驗證碼信息,使車輛通過檢驗。
河南省安陽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時,發現一家機動車檢測公司汽車排放氣體測試儀內部連接有一個與檢驗無關的小型電路板裝置,旁邊放置配套藍色遙控器一個,通過操作該套裝置可以改變汽車排放氣體檢測儀的碳氫化合物、氧含量、過量空氣系數檢測數據,使檢驗不合格的車輛通過檢測。
檢驗機構快速增長,惡性競爭加劇
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為何甘愿冒著被處罰的風險,為客戶提供虛假檢測報告?
對此,業內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造假的原因:一是受經濟利益驅使。一些檢測機構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會選擇與不法分子勾結,通過作假手段讓不合格的車輛通過檢驗;二是監管不力。一些地方監管手段相對較弱,檢測機構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即使作假也不容易被發現或受到處罰。
“近年來,各地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的數量快速增長,惡性競爭加劇?!睂<曳Q,從2017年起,機動車檢驗領域就躍居我國各行業檢驗檢測機構數量之首,并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增速遠超其他行業領域,目前其數量已經接近第二名“環境監測機構”的一倍。
數據顯示,2020年底全國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共計11912家,而到了2023年,機動車檢驗領域的機構數量已達到15760家,占全部檢驗檢測機構的29.3%,成為檢驗檢測行業中機構數量最多的領域。
一家機動車檢測場工作人員在車輛底部進行檢查。攝影/章軻專家分析,近年來,我國機動車檢驗機構數量之所以快速增長,一方面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這為機動車檢驗機構提供了龐大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是自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頒布實施后,機動車檢驗檢測開始實施社會化,并納入計量認證管理范疇。這一政策調整使得機動車檢驗市場全面開放,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進入該領域。
“這一領域已經是魚龍混雜,不僅在檢測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行為,在項目招商、加盟、投資參股等環節也存在坑蒙拐騙的問題。山東等地加盟商告駕道科技、慶達投資就是例子?!睂<医ㄗh,通過專項整治,對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進行“洗牌”。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一些省份已經對違法違規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出手。2024年12月,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根據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注銷常州淹城汽車檢測有限公司等3家機動車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將聚焦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簽發虛假維修合格證等弄虛作假問題重拳出擊。充分發揮人工智能、AI大模型、大數據分析方法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精準發現問題的能力水平。加強與法院、檢察院、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協同聯動,強化跨區域協作,建立健全聯合會商、聯合執法和聯合懲戒工作機制。(作者:章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