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栗翹楚)9月4日至6日,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舉行。本屆智博會以“智匯八方,博采眾長”為主題,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和數字中國等年度主旨,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城市4大板塊,聚焦產業發展。
當前,數字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為推進現代化注入了強勁動能。汽車企業正從提供交通工具向提供出行產品、數字服務和生態服務轉變。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李克強在本屆智博會的發言中表示,“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與汽車交通融為一體,將在技術層面形成一個戰略制高點。”
談及數字汽車的發展方向,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認為,未來汽車是移動的多功能空間,是大型的智能計算終端,是數據采集載體,以及移動的儲能單元。汽車從原來的交通工具,演進為數字化的平臺產品,成為更聰明、更懂你、更互聯的智能汽車機器人,它將推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能社會的發展。
當前,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百年未遇之大變革。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產品結構呈現新變化,其滲透率從2020年的5.9%上升至今年7月的32%,新能源汽車正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加速轉變。
汽車的智能化和數字化也成為行業發展趨勢。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彭健峰在致辭中表示,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公安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620萬輛。預計到2025年中國市場智能座艙滲透率將超過75%,成為了汽車行業發展的主賽道。
電機電控、底盤、電池、智能座艙,是智能網聯汽車的四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業互聯網安全事業部總經理李小軍看來,智能座艙的崛起標志著汽車行業向著智能化和數字化邁進。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主旨演講中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座艙的不斷發展,汽車行業正經歷著一場革命性的變革。未來,智能座艙將進一步普及和發展,成為移動的‘第三生活空間’,帶給用戶更便利、安全和愉悅的出行體驗。”
鎂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莊莉更具體地談到,汽車智能化的核心挑戰在于怎樣在成本受控的情況下去解決汽車軟件開發的碎片化問題。
近年,汽車產業經歷了飛速的發展,特別是2020年以來,中國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大約占1/3。今年1-7月,中國汽車的產銷量占全球汽車31.5%。
產業不是孤立的,只有多方協作,才能互利互惠。業內人士表示,希望用技術賦能中國自主品牌,從而助力中國汽車工業在數字化變革的歷史性機遇下換道超車,讓更多用戶享受到智能化和數字化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