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傳說中正在熱銷的“比特幣挖掘機”
圖/全景
比特幣
□克莉斯汀
比特幣已經大行其道,且身價百倍,卻仍有很多人對它是霧里看花。
什么是比特幣?比特幣來自何處?它怎么流通?怎么增值?它有什么優點與缺陷?似乎的確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明白的。因為它的存在,本來就是虛擬的。
從某些角度來看,它或許有點像Q幣,又有點像淘寶幣,事實上,它跟其他那些虛擬貨幣又大不相同。你可以從一個投資者的角度去相信,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它似乎能幫你掙大錢。但也要留意,它的繁榮可能只是一場泡沫。
1
什么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由P2P軟體(P2P軟件是采用P2P原理、實現高速下載的軟件,而P2P就是網絡用戶之間、個人對個人直接傳遞數據)產生的電子貨幣。它基于一套密碼編碼并通過復雜算法產生,可以通過任意一臺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實現在全球范圍內的流通,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就像在游戲中攻打城堡可以讓你賺取可購買虛擬裝備的游戲幣,在淘寶網上因為每天登陸或者累積購物便能獲取淘寶幣……比特幣說白了并沒有多么特別,它也是與前者類似的一種網絡虛擬貨幣。你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絡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你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
不過按目前人們對它的定義來看,它的貨幣總量是有限的——自從2009年它被“發明”以來,它的貨幣總量就在按照預定的速率逐步增加,但該貨幣系統在過去4年內只產生了不超過1050萬個,這個增加速度還在逐步放緩,并最終將在2014年達到2100萬個的極限。因為它的發行機制,已決定它的生產人數越多,生產難度就越高。
正是因為它的生產難度帶來的成本激增,比特幣就有了實際的價值。人們開始使用遍布整個P2P網絡節點的分布式數據庫來記錄比特幣的交易,并使用密碼編程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的安全性。同時,人們已開始可以用它直接兌換成現金或者購買實物。在2012年時,全球號稱已有1000家商戶支持比特幣的付款。
但它似乎又比中央人民銀行里的記錄現金流量的那些電子數據更神秘也更保密,因為它無法追蹤行蹤。它是一個加密的虛擬貨幣,沒有像股票背后那些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的支撐,沒有人為可控的經營,沒有央行來承擔經濟責任……它甚至連個固定的形象都沒有,只是一組代碼而已。
2
怎樣獲得比特幣?
相信人們都想了解相當重要的一點:怎么獲得比特幣?很簡單,你可以用你的電腦“生產”比特幣。
2008年,一位化名“中本聰”的人發表了一篇論文,率先闡述了比特幣的應用原理,因此他成為比特幣的“發明人”。他提出,“通過追蹤提前約定的加密程序,計算機就可以‘挖掘’比特幣”。簡單來說,就是你先下載了專用的比特幣運算工具,然后注冊各種合作網站,再把你注冊的用戶名和密碼填入計算程序中,然后點擊“運算”,“挖掘”就正式開始。更為形象地說,這個過程就像是做搶答題——很多人同時使用這個程序的過程中,系統會不停地自動解答由這個程序產生出來的某道“數學題”,誰的計算機最先解出這道題的,誰就能獲得Bitcoin系統提供的一定數目的比特幣。但這個系統會自動控制題目的難度,來保證比特幣的產生速度,防止“通脹”,所以生產人數越多,就會越難挖到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