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央視資深主播李瑞英和張宏民要告別《新聞聯播》的消息爆出后,又讓大家對于這些每晚7點準時出現在電視里的主播們有了興趣,到底《新聞聯播》臺前幕后有有怎樣有趣的“秘密”呢?根據網絡資料與主播們以往的訪談內容,我們為大家整理歸納了以下內容,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
●到底有多少位主播出現在《新聞聯播》上?
根據統計,自1978年《新聞聯播》節目正式開播以來,前前后后共二十余位主播曾經主持過《新聞聯播》。至今保持著“一男+一女”的固定搭配方式。
●為何《新聞聯播》的主播們的位置是“男右女左”?
既然固定了“一男一女”的搭檔方式,那么為何連兩位主播的位置都會常年保持“男右女左”的狀態呢?原來這其實是個視覺習慣的問題:央視的臺標固定于左上方,那么個頭略矮的女主播坐在畫面中臺標的下方,看上去就比較和諧。
●主播們的長相有啥標準?
除了外形氣質、普通話功底、知識學歷等基本條件之上,《新聞聯播》主播對相貌上的要求也是極高的,李瑞英曾透露,在選拔的時候,主考官往往會要求他們用不同角度面對鏡頭,觀察候選人是否適合《新聞聯播》的播出角度。而對于長相,則一定要舒服耐看,而且眼睛一定要有神。另外,鼻子太大的人也不適合,會令觀眾注意力分散。
●《新聞聯播》主播一分鐘要說多少個字?
據統計,如今《新聞聯播》中主播們的語速已經達到了300字/分鐘,基本上這已經是保持風度儀態前提下的最大值了。不過,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國內新聞節目播音員的語速是每分鐘160到180字,到了80年代就變成了每分鐘220字到240字,90年代以后,速度再次要求加快,變成了每分鐘280字。
●主播們可以自己決定造型么?
答案當然是“不”!一般而言,主播的著裝風格以簡約、大方、典雅為主,夏季顏色會清淡些,而冬季則會選用深色。至于逢年過節,則可以穿得喜慶一點。考慮到視覺上的“清爽”,主播們往往不能留胡須、蓄長發(所以女主播們30多年來都是短發)、眉毛也不能修細,更不能擅自改造型——已故主播羅京就曾經說過,連他想要去理個發,也要提前跟臺領導打招呼。
●節目結束之后,他們到底在聊什么?
30多年來,《新聞聯播》的片頭會改,但“燈光變暗、字幕升起、倆主播交頭接耳”的場景不會變。至于他們當時到底在聊什么,主播們在接受采訪時說,其實大多數時間里,他們只是在感慨“還好,今天又沒出錯”。
●主播們萬一口誤了可咋整,會被嚴懲么?
關于“央視主播直播口誤”的視頻,網絡上大約有38萬個搜索結果。那么《新聞聯播》的主播們發生“口誤”,該如何處罰呢?先來看看央視其他節目的標準——撒貝寧透露過,《今日說法》的標準是講錯一個字罰50元,而他最多一個月被扣了800元。而到了《新聞聯播》這個級別,處罰措施就更加嚴格,主持人的口誤會被分A、B、C、D四類,最嚴重的A類錯誤號稱“就地死亡法”,如果出現無法挽回的錯誤,主持人當天播完新聞,第二天就得下崗。(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