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毛清源)近年來,商州區人民法院緊盯切實解決執行難總目標,破“難點”、消“堵點”,探索創新執行舉措、持續提升執行智能化水平。
該院始終把建立常態化府院聯動工作機制作為切實解決執行難的有效抓手,建立了由“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主辦、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大格局。與區紀委監委、區稅務局、商州交警大隊等10個部門建立了司法協作機制,實現司法與行政的良性互動、優勢互補。今年以來,共受理執行案件2741件,執結2552件,結案率93.1%,執行標的到位率82.2%。多項數據指標位于全市法院前列,四項核心指標居全省法院第一方陣。始終將執行指揮中心的“強大腦”功能挺在執行工作最前端,以最高法“總對總”網絡查控系統為基礎,與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市場監管、民政、稅務、銀行等部門達成共識,搭建“點對點”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實現對被執行人財產的全面查控,有效解決“查人找物”難題。與征信機構共建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機制,推送失信人員信息,實行聯合懲戒。
今年以來,商州法院共發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557次,限制高消費764人,曝光“老賴”36人,發布“懸賞公告”5起,司法拘留21人,從源頭上讓“老賴”寸步難行,越來越多的被執行人從“長年找不到人”到“不斷浮出水面”。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商洛首家“機動車輛查封解封工作站”,建成了覆蓋全市的機動車查控系統,變“登門臨柜”為“一鍵查控”,拓寬府院聯動新領域。與司法輔助公司簽訂司法協作協議,提高資產拍賣、交付和處置效率,截至目前,共網上拍賣523件,成交409件,成交金額3966萬元。
商州法院與信訪局建立聯防聯調機制,推行“執行局長隨案接待”和“科級領導現場坐班”制度,將執行矛盾從信訪前端引導向執行終端,促進執行難題實質化解決。在辦理柞水縣鳳凰鎮集體拆遷安置一案中,及時向柞水縣委、縣政府、政法委匯報溝通,在柞水縣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促成多方協同現場辦案,梳理長期爭議和矛盾焦點,綜合施策,最終達成以貨幣安置代替宅基地安置的和解協議,并予以現場兌付,案件得以圓滿解決,既維護了黨委、政府公信力,又保障了當事人合法利益。主動對接財政、民政等部門,對涉民生執行不能案件中生活確有困難的申請執行人進行司法和社會“雙重救助”,彰顯司法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