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蔡 銘)近年來,山陽縣城關街道積極發揮農家書屋作用,持續滿足基層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實讓農家書屋成為群眾的精神文化樂園,為鄉村振興啟動“新引擎”,增添“新動力”。
“農家書屋有專門的讀書閱覽室,可以讓我們靜下心來學習文化知識。書籍的種類也很豐富,有農業技術指導、歷史知識、法律科普等一系列書籍,不僅讓我們在家門口學到先進的種植養殖技術,還可以了解國家惠農政策。”在和平村農家書屋,正在查閱書籍的村民葉鐵栓高興地說。
截至目前,城關街道共建成24個農家書屋,已形成以農家書屋為基層閱讀服務點的公共圖書服務體系,實現鄉村農家書屋建設全覆蓋,為鄉風文明注入活力源泉。為確保農家書屋規范化運行,城關街道統一制定《農家書屋圖書管理辦法》《管理員崗位責任制度》《圖書借閱制度》等相關工作制度,做到制度上墻,并由專職人員負責對新配備圖書進行歸類和上架。同時深入探索“電子圖書”服務模式,加大農民自主選書比例,確保讀書愛好者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書籍。
此外,城關街道不斷拓展書屋功能內涵與外延,持續深化“農家書屋+”理念,將農家書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相融合,組建鄉村閱讀志愿服務隊,涌現出“黨員學習+”“科普陣地+”等閱讀服務品牌。同時,圍繞培育和踐行美麗鄉村建設等主題,組織開展讀書分享會、紅色經典誦讀、書畫攝影等文化活動,通過以文化人,引領風尚,有效促進文明鄉風、民風的形成,讓農家書屋成為農民群眾“充電”新去處,為鄉村振興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