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大力支持群眾發展庭院經濟,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商南縣以鎮(街道)為單位謀劃一批庭院經濟示范項目,按照程序納入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項目庫進行管理,通過以獎代補、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等方式對庭院經濟給予支持。動員社會資本投入庭院經濟發展,促進共同發展。重點加大脫貧戶、低收入戶小額信貸投入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農戶發放創業貸款,支持庭院經濟發展,鼓勵保險機構開發庭院經濟特色險種,提升庭院經濟風險保障水平。通過舉辦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能培訓班,提高庭院經濟建設和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庭院經濟技術隊伍建設,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按比例配備技術人員,為庭院經濟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強化對農民群眾的科技培訓,抓好庭院經濟種植、養殖、農作物秸稈加工轉化、休閑農業等技術推廣活動。強化動物防疫監督,維護農畜產品質量和公共衛生安全,保障庭院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創新“校農結合”“農超結合”“農企結合”等方式,充分發揮幫扶單位、合作社、龍頭企業、能人大戶等作用,圍繞庭院經濟生產、加工、貯藏、運銷各個環節,充分利用“互聯網+”,將種養、加工、銷售與電子商務服務有機結合,擴大產品銷售渠道,抓好產銷對接。
同時,注重優化庭院結構,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相結合,與庭院綠化美化相結合,因地制宜進行規劃布局,制定合理的庭院經濟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鎮村兩級立足當地自然資源條件,結合市場需求,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加則加”的原則,精心選擇發展項目,充分利用房前屋后一切能夠利用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條件,以農戶為發展主體,采取多種發展模式,快速推進庭院經濟發展。在廣泛開展調研和摸底的基礎上,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產業模式的庭院經濟農戶進行分類指導,對有意愿發展庭院經濟的農戶給予資金和技術服務;對有一定經營基礎的農戶,引導幫助完善思路、健全管理、規范發展、提升效益;對生產經營管理好、技術水平高、經營效益佳的庭院經濟農戶,在項目、資金、技術、服務上給予重點支持和獎勵,促進其發展壯大,建成典型示范戶。
截至目前,商南縣盤活閑置庭院192個,發展小菜園300個、農家樂297家、手工作坊263家、帳篷營地35個、民宿26家,創建庭院經濟示范村10個、示范戶40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