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群眾滿意不滿意上找問題。群眾滿意不滿意是檢驗我們工作的“試金石”和第一標準。在群眾滿意不滿意上找問題,就是要在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上找差距,看各項民生政策是否落實到位,社會保障體系是否健全,城鄉就業形勢是否穩定,群眾收入是否穩定增長;就是要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找差距,看群眾是否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否享有優質的醫療服務、舒適的居住條件、優美的生活環境、豐富的文化生活;就是看行政執法是否公平公正,群眾的訴求渠道是否暢通,合法權益是否得到有效維護,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反映的難點問題是否得到及時解決。
堅持問題導向的關鍵在于解決問題
發現問題是境界,找準問題是水平,解決問題是能力。各級領導干部要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既要發展和正視問題,更要果斷地解決問題,集聚事業發展的正能量。
堅持科學思維,謀事干事不偏向。科學思維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科學思想方法。我們必須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武裝思想,增強運用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的自覺性,不斷提升認知事物和推動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強化歷史思維,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自覺從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營養,冷靜客觀地剖析事物的產生根源、發展現狀和未來走向,始終做到找準方位、遵循規律、順勢而為。要強化辯證思維,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在發展問題上既要追求增長速度,更要注重調結構、轉方式、促轉型,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要強化戰略思維,增強大局意識和機遇意識,善于觀大勢、謀大事,謀劃在先,主動作為。要強化創新思維,大膽實踐和探索,善于把中省的要求與地方實際相結合,用新理念新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要強化底線思維,作決策、干工作要知底、守底、保底,嚴把政策關,增強預見性,注重現實性,提高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堅持改革創新,敢為善為破難題。深化改革是加快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破解瓶頸制約的“金鑰匙”。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要紅利。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要有敢為的魄力,解放思想、勇于創新,積極推進簡政放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消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政府更加有為,讓市場更加有效。要有善為的智慧,把握內在規律,講究工作方法,有的放矢、對癥施改,重點突破,整體推進。要有真為的決心,建章立制,力求實效,善始善終,善做善成,為加快發展增添內生活力和持久動力。
堅持務實擔當,實干實招求實效。務實擔當是黨員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把作風建設作為永恒主題,以“三嚴三實”為基本準則,立嚴求實,敢于擔當,爭創佳績。要立足實際重實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多謀打牢基礎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要多出實招求實效,深入開展“政府執行力提升年”活動,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和現場辦公,嚴格落實督查、問責、考評、獎懲等制度,以完善的機制推動工作落實,不斷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新成就。
堅持群眾路線,親民利民惠民生。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真正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要在思想上親民,暢通“心貼心”的走訪渠道,常態走訪察民情、聚民心,交心懇談匯民意、集民智;要在機制上利民,構建“人對人”的服務網絡,落實市區縣鎮村各級干部聯村包戶責任,更好地為群眾主動服務、優質服務、超前服務;要在行動上為民,推進“實打實”的民生事業,著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和“身邊事”,扎實做好群眾就業、就學、就醫、社保和困難救助等工作,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