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首屆中國秦嶺生態旅游節開幕前夕,國內外著名旅游規劃專家、學者匯聚“仙娥湖國際論壇”,共商仙娥湖開發大計,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商洛旅游產業出謀劃策。陜西省政府副省長景俊海到會并作重要講話,省政府副秘書長姚英超、省旅游局局長董憲民出席論壇,商洛市委書記魏增軍致詞并作總結講話,市政府、人大、政協主要領導到會,副市長徐明非主持論壇。
本次“仙娥湖國際論壇”,旨在通過整合專家學者的智慧之本,傳播商洛文化內涵,利用“中國秦嶺生態旅游節”的重要載體,為仙娥湖項目開發提供一個互動平臺,深度探討仙娥湖山水生態旅游度假主題景區開發,為項目深層次開發提供智力支持,以“仙娥湖國際論壇”凸顯商洛的文化涵養,實現商洛生態資源、旅游資源、文化資源的有機結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為加快仙娥湖生態旅游度假區開發項目營造濃烈的輿論氛圍。國內著名規劃大師、西安市城市規劃委員會總規劃師、清華大學兼職教授韓驥先生,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專家委員會委員徐凡女士,北京交通大學旅游系主任、國際旅游專家張輝先生,IBI設計集團北京公司副總裁、高級建筑師齊紅女士和國際規劃建筑設計專家、加拿大IBI設計集團馬克先生,分別以“秦嶺旅游發展應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秦嶺旅游展望”、“國際化生態環境旅游發展看秦嶺旅游開發”“打造秦嶺旅游度假新地標”、“仙娥湖的國際化之路”為題進行了深度探討;作家商子雍從平民的視角、秦嶺文化學者王若冰從“大秦嶺、大手筆、大造勢,商洛應做出示范”等方面作了精彩發言。資深專家學者從國際背景下的旅游業發展趨勢,規劃設計專家從“秦嶺山水,大美天成”等方面,重點論述了對仙娥湖旅游度假區大旅游規劃戰略思考。
景俊海在講話中指出,秦嶺是中華民族的父親山,它不僅僅山水美,而且代表了中華民族,它是一種“文化山、智慧山”,走遍秦嶺就能讀懂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提出要把秦嶺建成中央國家公園,建成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休閑度假圣地。對于大秦嶺的旅游開發,他強調一要統籌規劃,突出特色。要在政府批準的規劃下有序進行。要把商洛旅游置于全國、全省的戰略高度來思考,準確把握商洛旅游面臨的新形勢和機遇,明確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思路和方向。二是要創新理念,科學定位,錯位發展,率先建設旅游休閑度假基地。商洛是距西安最近的一個陜南的城市,景區和仙娥湖如何定位、如何錯位發展是今后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打造的時候要突出商洛的特色,把山、水、林、村融為一體,既保護生態,又便于人們的度假,打造出一個具有陜西特色和田園式的旅游景區。要將仙娥湖高標準地建設成一個國內一流的,在世界上有一定影響或者知名的度假圣地。三是要加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的功能,突出為游客服務的理念。四是加大招商引資開發力度。理順思路,更新理念,分段找主體進行建設,仙娥湖很大,可以在不同的區域招標,進行招商引資,分段找主體建設,以早日將仙娥湖打造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圣地。
魏增軍在致詞中向來賓介紹了商洛立足資源優勢發展生態旅游業的狀況,描述了商洛以打造秦嶺最佳生態旅游目的地和西安第二生活區為目標,依托仙娥湖秀美山水,策劃仙娥湖旅游度假區項目,力爭將其建設為集山水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旅游發展構想。表示要堅持保護先行的開發原則,確保仙娥湖項目合理有序的開發建設,給后代留一個綠色遺產。把仙娥湖建成環境優美、特色鮮明、服務規范、生態文明、國內一流的度假新地標。
董憲民盛贊秦嶺承載著中國5000年的發展歷史,是我國生物多樣性的寶庫。盛贊仙娥湖是鑲嵌在秦嶺青山綠水中的一顆明珠,具有較高的旅游開發價值,完全可以借鑒國內類似自然旅游生態資源成功的開發經驗,融秦嶺山水為一體,以仙娥湖秀美山水為載體,開發大容量、復合型的旅游產品,全力打造國內一流度假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