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巨龍以從事軍工配套科研生產工作為榮,多次放棄脫產培訓學習、進修和出國的機會,一心撲在國家重點項目上,為了事業,他甘愿犧牲自己的一切。為全面掌握科研試制一線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攻克技術難關,確保質量和進度,他經常連續幾個晝夜奮戰在研制第一線,被很多協作單位譽為“鐵人”。他經常出差,每年有一半時間奔波在全國各地,進行調研指導、交流授課、解決技術難題。太原、酒泉、西昌各發射場、科研基地、部隊、大專院校、協作單位經常出現他的身影,有時連續工作幾十個小時后又匆匆趕往另一場地,只能在飛機或車上打個盹。長期的旅途生涯,不規律的生活節奏,使他患上了胃病、膽囊炎、結石、痔瘡等疾病。在軍用發動機殼體技改生產線啟動試車的關鍵時刻,連續多天高強度的工作使痔瘡嚴重復發,血流不止,多次染紅了衣服。同事勸他馬上休息治療,但事關技改生產線啟動成敗,能否按期列裝部隊,責任重大。為確保試車順利,他強忍劇痛堅持工作直到研制成功,才匆忙去醫院進行緊急處置,當晚又拖著病體,連夜踏上新產品開發的旅途。他負責研制的戰略武器型號用大型固體火箭發動機玻璃鋼殼體最先通過定型鑒定,批產列裝部隊;型號碳復合材料發動機殼體第一個通過飛行試驗考核;已有兩個武器型號用發動機殼體定型批產列裝部隊。作為負責人或主要完成者,高巨龍先后主持和參加30余項科研項目,多為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國家重點軍工配套或重大裝備配套項目。以固體火箭發動機復合材料殼體系列產品和反滲透組件壓力容器系列產品研制開發為代表,在新技術新工藝研究、系列產品開發和解決技術關鍵中成效顯著,業績突出,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重大成果獎1項,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建材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三等獎1項,中國航天總公司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石化行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
高巨龍自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來,幾十年如一日,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始終默默耕耘在科研生產第一線,結合工作實際,不斷充實提高自己,具備了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豐富的工程研制經驗和較強的解決關鍵技術問題能力,成為學術帶頭人。
服務社會
近幾年,高巨龍和他所在的部門在從事軍工配套科研生產外,還承擔了多項國家高新工程和重大裝備配套項目。他幾乎放棄了包括春節在內的所有節假日,帶領員工日夜奮戰,圓滿完成了一項項科研、生產任務。
正負電子對撞機是基礎科學研究的高、精、尖、大科學裝置。這種裝置的存在和應用水平,體現出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高低,世界上只有個別發達國家才擁有。我國在鄧小平同志的領導、主持下,于1984年動工,1988年研制出正負電子對撞機,1990年投入運營,成為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因科學發展迅速,為了進一步提升設施的綜合性能,在世界同類裝置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我國于2003年啟動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工期4年。改造后對撞亮度和數據獲取率將提高100倍,相關物理前沿課題將取得多項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重大物理成果,被列為“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這項任務落在了高巨龍和他的科研團隊的肩上,面對時間緊、任務重、技術難度大的情況,他迅速調配力量,制定方案,落實各項工程責任;身先士卒,晝夜奮戰在研制現場,及時攻克技術難關,終于按期完成了對撞機內、外筒的研制,確保正負電子對撞機改造工程的順利完成。在參加重大改造工程的各個部門、單位、科研機構的緊密配合、協作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改造工程高標準、高質量提前完成,于2009年通過驗收,不僅提高了我國基礎研究重大設備的試驗能力,而且超過其他國家同等能級正負電子對撞機性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由于在此項工程中的突出貢獻,他榮獲集團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