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國家稅務總局近期起草《車輛購置稅征收管理辦法》修訂稿初稿,擬對購車款之外的增配費、裝飾美容費、加價費統一開票征稅。在今年進口車、豪車大賣的背景下,一些熱賣車型加價提車的消息不絕于耳,引起了稅務部門的注意。
看起來,國稅總局的做法沒錯,以通過對加價部分進行征稅的方式規范加價銷售行為。國稅總局此舉或是為了避免某些人偷稅漏稅,經銷商之所以敢于加價,是因為消費者認這款車,愿意多掏錢,所謂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既然經銷商賺了錢,就應該交稅。這個邏輯聽起來非常合理。
有觀點認為,此舉將對規范汽車銷售行業亂加價的現象有所幫助。但是有人擔心,區區10%的稅費征收,不能湮滅那些愿意加價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購買豪車的消費者的熱情,而且這種懲罰漏稅者的舉措最終會將火燒到消費者身上。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經銷商為了應對,要么就不開發票,如果開發票,就干脆把稅錢也加上去。最后,受盤剝的還是消費者。《辦法》出臺后,在外界的質疑聲中,國稅總局曾出來表態說,對加價費征稅,并不意味著肯定或者否定加價售車。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稅收部門此番征稅計劃如果成行,某種程度上會變成一種對目前進口豪車的瘋狂加價行為的變相鼓勵。
因此,遏制目前的購車加價行為,更多的應該是加強對處于強勢一方的廠商、經銷商的規范管理,有業內人士認為,加價售車本身就是違反《價格法》的行為。無論加價征稅管理辦法能否成行,消費者利益應該擺在第一位。